章惇与小苏经略相公苏允的势力并不算很强,关键还在于大宋官家赵顼。
如今大宋官家忽而驾崩,那么参知政事章惇与苏允便独力难支,接下来大宋朝廷应该会很快便来和谈了!
果然,西夏朝堂所预计没有出错,大宋朝堂果然与在宋的西夏使团开始接触,并且发出再次和谈的请求。
西夏朝堂大喜,立即授命西夏使团与宋朝谈判。
而这一次,西夏使团的条件则是变得极为苛刻。
首先是双方地位的问题,西夏提出,宋夏两国的地位必须有所改变,西夏国主要登基称皇,与宋朝可以结为兄弟之国。
其次是岁币问题,岁币要从原来的基础上往上翻两番,时年过节的耗费亦是要翻两番。
另外,宋朝必须不得阻拦大夏的青白盐进入西北售卖。
而关于之前的俘虏,则是要求宋朝无条件释放。
至于领土上的要求,则是按照两国实际占领来进行重新划分国界。
这个要求令得宋朝负责谈判的人很是为难,这个要求被反馈到了高太后那边去了。
高太后赶紧招来文彦博、司马光等人商议。
文彦博对此倒是有些迟疑,认为两国地位上的问题以及领土上的问题不是可以谈判的问题,但是除了这个问题之外,其余的尽可以谈。
司马光则是坚定得多,他认为,两国问题要维持原状,但是双方有争议的领土,原本便是五路伐夏时期以及米脂之战之中夺过来的,本就是属于西夏的领土,还了若是可以止戈,那么也没有什么不好。
至于其他的条件,除了岁币还可以商议一下,其余的尽皆可以应承下来。
高太后与司马光、文彦博商议之事传出去之后,顿时让有识之士大为愤怒,尤其是章惇,直接在朝会之上面斥司马光这乃是卖国之举,于是双方又再次争吵起来。
高太后本就对章惇这些变法派十分不满,见章惇如此,顿时有将章惇赶出朝堂之意,于是在高太后的授意之下,御史弹劾章惇在西北战事上决策错误,致使事态糜烂至此,建议朝廷将章惇贬黜。
于是高太后伙同王珪、张璪、司马光等人将章惇贬谪去地方任职。
蔡确倒是为章惇说话,但终究是拗不过大势,只能眼睁睁看着章惇被贬出朝任汝州知州。
而在之后,高太后召回吕公著、范纯仁这些旧党,连同苏轼那边也发去任命,将其复为朝奉郎知登州,这就是意味着朝廷已经要重新启用苏轼了。
蔡确见到这么多的旧党回归朝堂,知道新法一党已经是走到头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