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行走胥吏说一声便是。”
说完邓润甫便气鼓鼓而去。
苏允不由得失笑。
这老头着实有几分真性情。
苏允便在翰林院里走了一圈,挑了个光线好、通风佳的所在,然后吩咐胥吏添置一些东西,便开始了办公……嗯,摸鱼。
邓润甫虽然气冲冲而去,但却不是不搭理苏允,随后他带着几人来了,几人都捧着大叠的文书。
苏允吃惊道:“邓前辈,这是什么?”
邓润甫道:“这些是各式诏书,你之前没有写过,可以先熟悉一下,免得到时候要写的时候手忙脚乱。
当然啦,咱们写诏书也是要各种查抄的,天下文章一大抄嘛,但你要查抄,也总得知道去哪里抄不是?
所以,这些文书你先整体过目一下,做到心下有底,这些格式、用词之类,最好也是记下来,不然到时候帝后宰执寻我们去当场拟诏的话,可没有这些东西可以抄,到时候可是要贻笑大方的。”
苏允赶紧起身致谢,邓润甫虽然更多是想要将他培养成一个可以为他分忧的牛马,但苏允也是混过职场,一个前辈能够这么做,其实也是抱着好心在做的。
不过,邓前辈您可能还得多忙活忙活,毕竟我现在的情况……嘿嘿,估计高太后可不会让自己接触这些东西。
邓润甫走后,苏允倒是没有辜负邓润甫的期待,将这些过往的诏书一一看了起来。
一来么他是为了熟悉一下诏书的格式用词之类的东西,二来则是对里面的内容感兴趣。
这些诏书乃是大宋朝最为核心的施政内容,从中可以窥见一些逻辑。
章惇虽然对苏允耳提面命教了不少的东西,但对于这么高层的东西,依然需要自己去慢慢揣摩。
反正苏允也不着急,现在时间多得是,慢慢看慢慢学便是。
他的确是需要些时间来沉淀一下自己,去思考一下未来的方向。
从入仕以来,他的经历也是足够的丰富精彩,从开封府到西北边事,见识到了大宋官场的腐败与无能,见到百姓的困苦,亦是见到军队的腐朽,当然,更加深刻地感受到大宋从上到下的腐烂。
一语以蔽之,便是竖子不足与谋!
小皇帝哲宗倒是个可造之材,但身体太弱了,比他父亲还短命,只能活到二十五六岁,而亲政的时间也就六七年时间,六七年时间能干什么事情?
而之后便是徽宗那玩意上台了,更是将天下搞得一团糟。
对于苏允这个提前知道历史的人,这种抉择是很痛苦的。
若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