样的深意?
“这苏学于米脂大兴,是先生之意,还是苏学会的谋划?”
杨时低声问道,眉头紧锁,眼神中满是忧虑。
游酢摇了摇头,沉思片刻道:“不论如何,此乃大事。
苏学倡导经世致用,于这西北边陲或许能有大用。
只是这消息来得突然,其中定有隐情。”
两人站在官道旁,看着远处扬起的尘土渐渐消散,心中却如这冰河之下暗流涌动。
此时天色渐暗,寒风凛冽,吹得路旁的枯枝沙沙作响。
“我们先找个地方,仔细商议此事。”
游酢说道,拉着杨时快步向附近的小镇走去。
小镇上的客栈中,两人找了个偏僻的角落坐下。
点了几个简单的小菜,要了一壶热酒,开始讨论起来。
“米脂地处要冲,苏学若能在那里扎根,一来可教化百姓,二来或许能为朝廷培养可用之才,稳定边陲。”
杨时分析道,一边说着一边用筷子在桌上比划着西北的地形。
游酢端起酒杯,轻抿一口,缓缓说道:“话虽如此,但其中困难重重。
米脂百姓多以游牧、农耕为生,文化水平参差不齐,要推行苏学并非易事。
而且当地羌、汉杂居,民族矛盾复杂,稍有不慎便会引发事端。”
杨时听后,重重地点了点头:“确实如此。不过,这也正是苏学的用武之地。
苏先生曾言,为学当以天下为己任,如今这西北边陲可能便是我们践行所学的地方。”
两人正说着,突然听到客栈门口一阵嘈杂。
只见几个身着官服的差役走了进来,目光在客栈中扫视着。
杨时和游酢心中一紧,担心信使之事被发现。
两人不动声色,继续小声交谈着。
一个差役走到他们桌前,上下打量了他们一番,问道:“你们二人从何处来,要往何处去?”
游酢不慌不忙地站起身来,拱手道:“官爷,我们乃游学的学子,途中路过此地,在此歇脚。”
差役听后,狐疑地看了他们一眼,又在客栈中转了一圈,便带着人离开了。
这会儿店小二过来,杨时抓住了店小二的手臂,低声道:“小二哥,这汴京城可是发生了什么事情,怎么夜间有官差在城外巡查?”
店小二笑道:“不用这么紧张,就是苏学会搞出来的事情,朝廷不是在查禁苏学会么。
嘿嘿,苏学会也有狠人,直接在城中城外散播大量的记载着吕侍郎家族、文潞公家族兼并土地、对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