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难所带来致命的威胁。
而除了电力运输网络以外。
物资运输线路上的运力,也在稳定的进行增长。
考虑到沉没在洪水下无人看管的物资太多。
苏武后续又计划将航行在城区洪水中的中型气垫船。
数量增加到30艘左右。
这个过程,大约需要制造中心满负荷生产70个小时的时间。
等到完成以后,预计每天可以运输上万吨的物资。
其中,稀有材料和贵金属会被转运到农家小院避难所。
剩余的普通资源,则会被运送到景园避难所和周希武避难所存储。
“以后,农家小院避难所里的仓库。”
“不会再存储低价值的废旧金属。”
“后续拾荒车队的收获,将由哨塔基地和青柠避难所负责接收。”“仓库中原有剩下的八千多吨废旧金属。”
“则继续通过地下4层的回收中心,以及其他避难所的高温熔炉,逐步熔炼为成品金属。”
“直到将其彻底消耗殆尽为止。”
过于充沛的资源。
让苏武已经有些看不上废旧金属回收带来的那点收入。
索性干脆直接把这一部分的业务。
都从农家小院中剥离出去。
转移到附近的青柠避难所那里。
至于留下来的回收中心的五座高温熔炉,也不会拆除。
这些设备,同样可以并入到工业制造中心。
提升其部分类别机械物品的制造速度。
而几个附属的避难所之中。
此时也已经在人工智能的指挥下,按照苏武昨天的规划。
开启了大规模的建设活动。
新增的23万人口。
其中超过一半以上,被征召为专属工人。
用于建造宿舍,以及生产配套的床,储物柜,洗漱用品等等。
剩下的按照年龄,职业和技术水平。
被分配到进入学校,养殖场或者工厂之中学习和工作。
与此同时。
在景园避难所中。
还建造了一座人工远程控制中心。
里边装配了从各个避难所仓库里搜刮到的三千台电脑。
这些电脑,由被筛选出来的神经反应速度较快,并具有相当知识和经验的工人使用。
工人可以通过它,一对一的远程控制一台位于地表的车辆或者机器人。
代替人工智能,负责开车或者操纵蜘蛛机器人,搬运水下避难所里的物资等等。
在工人们操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