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早就有不少。
但是只有在如今,固态电池的技术获得了突破。
让外骨骼装甲的整体重量,降低到一个合适的水准之后,才算是真正具备了实用性能。
苏武基于原本的设计图,没有进行太大的改动。
仅仅只是调整了一下装甲内部固态电池的比例,就算完成了研发。
而在武器之外。
苏武又基于电能方程组,研发出了一款扫描式的快速干燥技术。
能够在不带来损伤的情况下。
成批量的快速让一些潮湿的物品,变得干燥下来。
当然,由于它的耗能不低。
只适合对于一些价格较高的物品,比如成品金属使用。
对于煤炭等等就有点不太划算。
还不如使用传统回转式的干燥机来的实用。
但尽管如此。
这项技术的出现,也为苏武节省了许多的麻烦。
让他在转移物资,甚至在生产中的效率,都无形的提升了不少。
“说起来,现在打捞出来的潮湿煤炭也越来越多了。”
“的确需要几台干燥机。”
“就是腾出地方有点麻烦,空间有点不太够用了。”
考虑到最近还需要建钢铁厂,还需要在景园避难所增加一系列生产日常用品的工厂,以及配合农家小院制造中心的生产车间。
留给干燥机容身的地方,一时半会儿还真不太好找。这也是地下避难所的弊端。
空间永远有限。
但凡稍微发展一些工业,就会面临没有地方可用的难题。
或许。
也就只有那些依托地下连绵几十到几百公里的溶洞,建起的超大型避难所。
才有可能保留一定规模的工业生产能力。
一直研究到下午。
将大部分与电能方程组高度关联,又相对简单的衍生科技都解锁出来。
苏武手中曾经高达几百点的灵性。
就此宣告彻底耗尽。
接下来。
就是等到制造中心腾出空闲。
慢慢将新设计出来的科技产品,给逐渐兑现出来。
这注定又会是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
傍晚。
难得清闲下来的苏武,没有再去处理避难所的事务。
而是来到了避难所地下5层的园。
打算放松一会儿。
经过一个多月的时间。
这里已经被晨昕姐妹两个打理得相当漂亮。
曾经只存在于设计中的喷泉和水池,也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