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的资源。
用一个宽度和高度都不超过0.5米的货箱,基本都能装下。
不同的,无非就是分批多次,或者将整体拆成零件,等运送到目的地,再重新组装起来的区别。
在这种对通道尺寸的严苛限制下。
苏武挖掘和建造通道的时间和成本,将会被最大程度的降低。
完全不需要旷日持久的施工。
“按照快速水泥的强度。”
“通道墙壁的厚度,保持在5毫米就差不多足够了。”
“毕竟通道本身也不大,承受的压力和正经的地下列车隧道,完全不在一个级别。”
“同时作为通道,也不需要像建造避难所那样严格。”
“就算中间出点意外,单次损失也大不到哪里。”
“这样算起来的话。”“将碎石车改装成对应尺寸的微型盾构机,一分钟应该就能够挖掘一米左右的距离。”
“然后再从两端同时进行施工。”
“一天估计差不多就能挖出一条将近3公里长的物资通道。”
“乘客通道的话要慢一些,但也能有将近1公里。”
“另外,考虑到物资通道不需要空气。”
“完全可以把它抽成真空。”
“这样一来,最起码能让运输的速度再快一点。”
“以后还能更进一步,改成磁悬浮运输的模式。”
在控制台前,苏武借助人工智能。
对于建造乘客通道和物资通道的成本,还有建造的时间,进行了一番简单的计算。
发现由于对通道尺寸的严格限制。
不管是成本,还是建造进度,都远远低于最初预估的代价。
这让他不由的变得更加的大胆起来。
直接在地图上。
同时拉开了五条乘客通道和七条物资通道的建造计划。
一口气把农家小院和所有的附属避难所都串联起来。
“计划制作完了。”
“接下来,就该开始着手把它们一一实现。”
在地图上标记完的苏武。
将视线落向早已经在一个星期以前,就完成建造的地下第8层新扩建的那片区域。
本来按照原本的计划。
那些区域,仍然会成为模拟各种地形和极端环境的试验场。
但现在,既然研制出了快速水泥这一项重量级的基础材料。
那就只能把那块地方挪用一部分。
用来优先建造生产快速水泥的生产线。
“混凝土粉碎机,高温蒸馏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