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工智能的筛选下,被快速召集起来。
在给他们发放了简单的劳动工具,比如御寒的衣服,结实的鞋子,手套,以及铁铲,铁锹,锤子,撬棍等等之后。
便被从各自的避难所中放了出去。
开始就近对周边的建筑废墟,进行初步的分类和筛选。
随后,大批的工程车辆出现在地表。
在先期入场的这批劳动力的指引和配合下。
将分类好的建筑垃圾,装车运往各个附属避难所内部。
它们将会在避难所内部,就地被机械粉碎。
然后再经过人工挑选,分类为混凝土粉末和其它材料,分别存放到不同的仓库之中。
而等到这套回收废墟垃圾的体系,稳定运行数个小时。
人工智能又对其中不合理的地方进行多次修正之后。
整个体系的规模,便又开始继续扩大。
并且这一次。
不再仅仅只局限于青壮年劳动力。
但凡能走动的老年人,以及放学后暂时没有学习的小孩子。
也都被动员起来。
从事强度相对较轻的筛选工作。
在人工智能的集中分配和指挥下。
仅仅十几个小时后。
整个江河市上千万的人口。
便如同一台庞大的机器一般。
被彻底的运转起来。
一点一点的开始吞噬地表上,那同样庞大的城市废墟。
“目前的峰值,是每小时可以处理30万吨的建筑垃圾。”
“真是一个可怕的数字。”
任由人工智能彻底动员避难所内的所有闲置劳动力之后。
苏武在第二天,拿到了最终的报告。上边巨大到夸张的数据,让他忍不住一时有些咂舌。
避难所的居民大部分都在用什么工具劳动,苏武也看在眼里。
就凭那些纯靠人力驱动,近似于原始的工具。
再加上负责运输的两千辆左右的运输车,以及数百辆挖掘机和推土机。
能干出这种成绩。
只能说是一个奇迹。
不过惊奇过后。
在认真审视了更加详细的相关劳动数据之后。
苏武的眉头,又忍不住皱了起来。
他看到了这份惊人的劳动效率背后,人工智能对人类近乎冷酷的压榨。
那几乎是卡着人类的生理极限。
6=9+
在驱使他们劳动。
这样做,短时间内也不是不行。
但时间稍微长一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