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蜂?”
“有缺点,自然有优点,中蜂的优点是可以采集周围零星的蜜源,对于国内的环境适应力强,可以免疫蜂螨。”
而且江淼还有办法解决中蜂群势弱,容易分群的缺点,只要将蜂群扩大,那采蜜效率自然会提高。
他的解决方案,是通过特制的人工蜜,定期喂养这些中蜂,从而抑制它们基因之中,为了生存而演化出来的分群天性。
其实中峰这种基因带来的分群天性,本质上就是为了生存,保证族群的延续。
只要连续抑制十几代,它们的基因就会重新调整,变得越来越不喜欢分群,从而形成全新的中峰族群。
目前烟墩山农场的300亩紫苜蓿,已经陆陆续续处于开状态,预计会有2月左右的期。
加上周围的野蜜,这里放了300箱中蜂,两个月后可以产生上万公斤蜂蜜。
江淼已经在一个月前,就吩咐吕伟斌成立一个蜂蜜生产办公室,专门管理蜂队,这些中蜂也是这个月从省内的专业蜂场购买的。
之所以成立蜂蜜生产办公室,就是因为公司在汕美本地投资了五万多亩榴莲种植园,这意味着大概可以种植四万多亩紫苜蓿。
加上未来打算混播的三叶草和榴莲本身,这些植物都会产生大量流蜜,不能白白浪费掉这么多流蜜。
毕竟通过调整期,这四万多亩紫苜蓿和三叶草,加上榴莲和周边的野生草树木,足以养殖1万箱蜜蜂。
而赣南分公司那边的油茶种植园,同样会种植紫苜蓿和三叶草,到时候同样可以养殖蜜蜂。
不过油茶蜜对蜜蜂而言,是有毒的,特别是意蜂,基本没有办法采集油茶蜜,中蜂倒是有一定抗性,但是采集之后油茶蜜,对于人体可能会产生过敏和轻微中毒,因此必须避开油茶开的季节。
好在油茶期在每年10~12月份,只要调整一下水肥,就可以让紫苜蓿和三叶草的期,和油茶期完全错开,避免蜜蜂误采油茶蜜。
赣南分公司那边可以养殖4万箱蜜蜂,加上本部的1万箱,一共就是5万箱,如果规划得好,理想状态下,一年可以生产8750吨蜂蜜。
这就是产业链带来的优势之一。
普通蜂农很难有如此庞大的固定流蜜种植园,也很难调节开的时间。
江淼观察了十几个蜂箱,发现他使用的特调蜜,确实效果明显,这些小蜜蜂的族群明显变大了,却没有明显的分群迹象。
如果是没有经过抑制的中蜂,别说在附近集中1万箱蜂箱了,就算是几十箱,都会引发中蜂离家出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