薇开口请求道:“老师,我想将我弟弟带过来可以吗?”
“你想给他定制药物?”
“是的,老师,我得了这个病后,从小到大都遭受到同学的异样目光,我不想弟弟也和我一样。”何幼薇似乎回忆起了小学初中时的不好回忆。
对于何幼薇想治疗自己弟弟的想法,江淼自然不会反对:“可以,你带他过来吧!多一个观察样品,未来你推出治疗红斑狼疮药物,会有一些帮助。”
“多谢老师!”何幼薇赶紧道谢起来。
至于研究广谱性的红斑狼疮特效药,何幼薇知道这件事没有那么简单。
每个人的基因都是不同的,因此必须积累足够的患者基因样品,才可以拿出一个广谱性的药物。
如果直接给何幼薇版本的特效药,有可能会起作用,也有可能会引发严重的副作用,也可能会起反作用。
这就是基因靶点治疗当前的局限性,在高效的同时,也有着受众患者狭小的难题。
如果按照何幼薇这样,采用一对一的定制特效药,那99.9%的患者都没有办法获得这种治疗。
别看江淼轻而易举就搞出了一个特效药,但在背后的成本,是非常庞大的。
单单是全基因测序这一项,都需要上万元,而且这方面目前是没有办法用医保报销的,更加麻烦的事情,是公立医院将这个业务外包了,要拿到基因检测机构检测出来的基因序列,可能会很麻烦。
而有全基因序列还只是一个开始。
还需要一个懂得基因规律和药物学、营养学的专家,给你分析基因和定制药物,药物由于是定制产品,只能通过实验室小批量合成。
而目前懂得基因规律,又精通药物学、营养学的人,只有江淼一个人,林书雅和何幼薇都是半桶水,根本没有办法独立完成基因分析和药物定制。
这一套算下来,成本难以估量。
毕竟江淼不可能给每一个红斑狼疮患者看病,他又不是医院的值班医生,没有行医资格,也没有那个时间精力。
因此研发广谱性特效药,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这个任务就落在何幼薇身上,她有资源和渠道,可以搜集到国内红斑狼疮患者的血液样品,未来还可以在协和医院进行相关的临床试验。
江淼只要给她把把关即可。
与此同时,南高丽的釜山港。
西远集团的鳗鱼养殖基地内,第一批鳗鱼苗终于孵化出来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