锤声,震彻山谷。
一下、两下、三下……
打好炮眼后,再填上炸药,引爆……
铁道兵炊事班,条件有限没办法建厨房,只能在田埂上挖洞做灶。
由于“土灶”里的湿气太重,火不一会儿就会熄,熄了就再点上……
浓烟滚滚,呛得人睁不开眼、喘不过气。
穿越隧道的时候,李爱国遇到了正在施工的“打排架”。
隧道里,呲牙咧嘴的石头上悬洞顶,就像山魅张开血盆大口,随时可能坍塌。
“打排架”必须打好支撑、立好排架,才能保证继续施工人员的安全。
就如同打仗时,部队发起冲锋前,先由突击队员炸掉敌人碉堡、拔除敌人火力点一样。
隧道里面弥漫着大量的粉尘,灯光很是昏暗,“打排架”全都戴上了藤帽和棉纱口罩,穿上水衣、水裤和水靴。
在这寒冬腊月里,他们身上全都结了冰.却依然在木架上爬高下低。
李爱国一路行来,眼睛已经湿润了。
是铁道兵不畏艰险、勇往直前,攻无不克、战无不胜,付出了鲜血乃至生命,打通了国内的运输生命线,改变了一穷二白的面貌,后世才能发展迅速,成为基建大国。
刘班长是个谨言慎行的同志。
一路上都沉默不言,只是每次在跟铁道兵们协商通行的时候,才会下车跟负责修筑铁道的同志交涉。
有了张营帐携带的文件,火车一路畅通无阻,最终在两天后,来到了漳平郊区。
“前方就是修筑铁道的前线了,火车没有办法继续前行。”刘班长从车窗外缩回脑袋提醒李爱国。 其实不用他提醒,看到一群走过来的领导,还有旁边停靠着的几十辆卡车,李爱国就清楚目的地到了。
拉动汽笛,呜呜呜撂下非常,火车缓缓减速。
待火车停稳后。
李爱国打开侧门,单手抓住扶手,正准备跳下去。
看到一个黑脸汉子迎面走来,李爱国脚下滑动,差点摔下去。
双腿交错,落在了地面上,他踉踉跄跄地站住,诧异道:“李叔叔?”
没错,对面走过来的汉子正是李云龙,这会正咧着嘴冲着他笑呢。
李云龙大步走过来,脸上洋溢着兴奋,冲过来,双手重重在李爱国的肩膀上拍了拍。
“好小子,不愧是俺老李的侄子,一出手就抓了几十个土匪1
他的力气很大,就像是拍面布袋似的,要不是李爱国身强体壮还真受不了。
“李叔,只不过是碰巧罢了,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