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是一种简易铁道工具。
这玩意有四個铁轱辘,两根铁轴分别将两个轱辘串在一起,在两个车轴上还有很重的铁架子,支撑在两根轴上,上面铺上厚木板,变成一个四轱辘的平车。
简单来说,轱轳马子是一辆无动力迷你火车,可以利用铁轨运输工具,据说是小鬼子搞出来的。
前门机务段也有这玩意,主要用作检修车间的运输工具,在林区一般用来运输木材。
用来运火车头的轱轳马子,李爱国还是第一次见到。
轱轳马子的转弯半径比火车头小多了。
火车头装好之后,一群人推着火车头,轻松绕过设在前方的横道,绕了一个圈,一辆火车头的就轻松完成了掉头。
果然是劳动人民智慧高埃
真正让让李爱国感觉到惊讶的是那几十位生产工人,他们跟生产工段的工人有明显的区别。
生产工段那些正儿八经的生产工人都身穿灰色劳动服,脚上穿的是水袜子(类似现在的农田鞋),大部分都是年轻小伙子。
这些生产工人身上的衣服则五花八门,有短袖大褂,也有黑布面的破羊皮袄,脚上穿的是破呼呼的乌拉草鞋、木头鞋,年纪也都比较大。
他们身材并不魁梧,力气却不小,配合非常娴熟。
李爱国身为火车司机知道就算是这种小型火车头也有几十吨。
这些人能够将火车头撬起来,并且准确摆放到轱轳马子,无论是力气还是技术都是一顶一。
经过一番努力,特制的解放火车头前部分已经被“挂”在了轱轳马子的横杠上。
生产工人刚想要休息,小把头用李爱国听不懂的当地方言,扯着嗓子吆喝了一声,
那些生产工人屁股还没挨着地,不得不拖着酸软的双腿,拿起棍子开始撬火车头的后半部分。
这把头的穿着很怪,脑门上缠着布条子,黑色紧腿裤,手里拎着烟袋锅子。
他对待生产工人的态度,就跟解放前的那些地主对待佃农的态度差不多。
李爱国看到他,想起了解放前工厂里那些残暴的护厂队。一时间产生了好奇心,凑过去想闲扯两句。
“同志,整一根。”
他热情地递出一根烟。
“俺抽不习惯这玩意哩。”
那小把头似乎清楚他们的身份,对他表现出了很强警惕心,摆摆手,指指自己的烟袋锅子。
“领导先生,您忙,俺要工作了。”
小把头把李爱国当做空气,继续指挥生产工人们抬车头。
经过十多分钟的努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