厨子的语气中觉察出对李爱国的钦佩。
红旗雨伞厂位于房山县,这里远没有后世繁华,还是一片荒郊野地。
雨伞厂跟方便面厂一样,属于铁道三线厂,主要目的是为了安置铁道职工家属。
同样,跟方便面厂一样,红旗雨伞厂生产的老式雨伞并不畅销。
倒不是红旗雨伞不结实,恰恰相反实在是太结实了。
伞柄是一根大拇指头粗的钢管子,雨伞的伞布有三厘米厚,整把雨伞足有十多斤重。
京城里的那些职工领导,喜欢购买来自南方的雨伞,更加轻便。
所以红旗雨伞只能在铁道部门内部销售了。
很快那些铁道职工就开发出了新的用途,这玩意可以当做武器使用。
要是在野外工作的话,随身携带一把红旗雨伞心中也有不少底气。
曾经有筑路工人用一把红旗雨水戳跑一头大黑熊,自此以后,红旗雨伞在铁道内部的名声大噪。
所以,红旗雨伞厂能够过上吃不饱,也饿不了的日子。
这种日子,就是好日子了。
红旗雨伞厂厂长严光中在接到前门机务段邢段长电话后,感到有些疑惑。
“前门机务段为啥要高价订购一批雨伞呢?”
一般来说,这种三线厂的生产任务都是按照季度规划的,很少在中途追加订单。
张副厂长闻言,乐呵呵的说道:“老严,你管那么多干什么,只要有了订单,咱们这个月就能给工人发奖金了。
再说了,前门机务段还答应把生产材料送来,不需要动用咱们厂里的额度。这是天上掉掉下来的馒头埃”
严光中仔细一想,还真是这么回事儿。
这年月三线厂的日子也不好过。
厂里面为了让职工们吃上肉,甚至还从农村采购了小猪娃,派遣几个职工专门养猪。
所以在李爱国和刘副段长来到厂里的时候,显得十分热情。
“李司机,你放心,只要你把图纸交给我,两千把雨伞,我们厂保证只要十天时间就能制好。”
李爱国跟严光中握了握手之后,将图纸递给了他:“我对于雨伞还有一点特别要求,伞面使用尼龙布,伞柄使用铝材。”
“尼龙布?工业丝的那种尼龙布?”
“没错,就是尼龙66工业丝。”
李爱国沉声说道,“这次上级拨发了一批尼龙66工业丝,足够生产两千把雨伞了。明天就能送到你们厂。”
要说铝材伞柄,严光中倒不惊讶。
铁道下属工厂就有专门生产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