璋的眼神,忙松开了李爱国的胳膊。
“是爱国同志埃”滕部长似乎认得李爱国,和蔼的说道:“小同志,你有什么想法,尽管提出来。”
李爱国站起身说道:“部长,各位领导,我个人觉得有一些表现优异的编外成员也应该获得表彰。
他们虽不是咱们铁道系统的人员,但是也在改进中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随后李爱国介绍了那些在改进机车工作中作出特殊贡献的编外人员。
因为他来自第一线,讲的事例非常翔实。
听到那些编外人员为了改进机车几天几夜不睡觉,有些生了病依然坚持工作,参加大会的领导们有些动容。
滕部长点头道:“爱国同志的提醒对,现在咱们铁道部门人才匮乏,经常需要兄弟单位的帮助。
人家帮了咱,咱要是忘了本,这么搞要不得喽。
这样吧,那几个编外人员也给个奖励吧。
小同志,这样的意见很好,以后要多提。”
那些领导们也纷纷点头表示赞同。
董工见此情况,心中一阵唏嘘。
滕部长作为部队出身的首长,在部里面可是以作风严厉而闻名,面对李爱国竟然有说有笑。
这小子现在是了不得了。
有些知道李爱国底细的领导,纷纷向刘国璋投来了艳羡的目光。
刘国璋微微挺起胸膛。
没办法,咱就是有个好徒弟!
大会整整进行了两个多小时,散会的时候已经接近中午,铁道部里在宴会厅举办了庆功宴。
这年月庆功宴都比较简朴,尤其是铁道上的同志大部分是铁道兵出身,更是不讲究花样。
菜肴是一盘子猪肉炖粉条,一盘子醴陵小炒肉,一盘子苦瓜炒仔鸭还有一盘子腊肠。
每个桌子上都摆了两瓶茅台酒。
只要有酒有肉,就算是好宴。
领导们一番祝酒词之后,咱李爱国也开造了。
正吃得欢乐,一位身穿灰色中山装,胸前佩戴有像章的中年人走了过来。 中年人大概五十岁左右,花白的头发梳理得一丝不苟,再搭配上架在鼻梁上的眼镜,身上还隐约有股上位者的气息。
他对着李爱国伸出了手:“李司机,我是哈市铁路科学研究所技术处的崔明德教授,对于你能够搞出爱国型蒸汽机深表钦佩。”
“崔教授,你这话不对了,我就是个火车司机,只不过在改进蒸汽机车的过程中,提出了几个小意见。
爱国型蒸汽火车之所以能改造完成,依靠的是集体的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