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就是找不到故障的原因。
经过长达两天的排查,一位研究人员提出了一个奇怪的观点。
“也许磁芯存储器没有问题,出问题的是负责读写环状磁性录入机。”
小托马斯·沃森摇头:“不可能,咱们以前生产的计算机,使用的也是磁性录入机。”
“但是咱们的计算机使用的存储是36k,这是72k,还采用了阵列设计,无论是读取还是写入的难度都要更大一点。”
小托马斯·沃森猛地一拍脑门子:“该死的,我们怎么把这点忽略了。”
一般来说,只要找到了问题,那么解决问题就变得简单很多。
特别是国际商邺机器公司拥有庞大的技术储备和全世界最先进的设备。
小托马斯·沃森向德他里克堡保证,能够在三天时间内解决计算机故障,保证不会耽误下一次生物实验的进行。
回到公司后,小托马斯·沃森立刻组织了全公司最优秀的技术人员,设计新的读写设备。
只是出乎小托马斯·沃森预料的是,读写设备的设计工作迟迟没有进展。
倒不是那些计算机专家们不给力。
而是他们实验了无数种办法,最后确定唯一有希望实现稳定读写的技术,就是利用高磁脉冲来对磁芯存储器来进行读写。
或者是说,高磁脉冲是能够对磁芯存储器阵列进行读写的唯一工具。
但是搞计算机的,不懂得高磁脉冲啊。
老美的优势这个时候就发挥出来了。
小托马斯·沃森立刻联系了几家从事脉冲方面研究的实验室,希望从他们那里得到技术支持。
那些实验室的教授们在搞清楚国际商邺机器公司的用意后,纷纷表示研制出特定频率,并且能稳定运行的高磁脉冲技术,至少需要两年的时间。
两年?小托马斯·沃森在得知这个消息后,整个人差点崩溃了。
如果让那些计算机的客户们知道,他们需要等两年时间,才能用上世界上最先进的计算机的话。
不等那些客户们动手,小托马斯·沃森就得从大楼上跳下去。
一位常年从事磁脉冲研究的教授给小托马斯·沃森指了条明路。
“高磁性脉冲技术经常使用在铁道上面,我听说东大那边是这个领域的佼佼者,他们甚至利用高磁性脉冲技术研制出了铁道自动信号。”
得到这条情报后,小托马斯·沃森耳边犹如一道炸雷响起,震得他脑瓜子嗡嗡的,一屁股坐在椅子上,再也站不起来了。
东大铁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