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了,周克和黄干事的孩子也在托幼所里面。
”
因为托幼所在前门机务段是新兴的事物,为了担心李爱国有顾虑,所以张大姐解释得非常详细。
李爱国还真没想到这年月竟然托幼机构,还是免费的。
不过如何照顾孩子,还应该跟陈雪茹商量一下,所以李爱国并没有立刻答应下来。
“现在孩子还小,最少也要五十六天的孩子,才能入所。你们两口子好好商量下。”
张大姐站起身把李爱国送到门口,突然又想到了什么。
她转身回到柜子前,取出一沓票券递了过来。
“这是咱们机务段给孩子的营养品,你等会去领了。”
营养品包括十斤黄豆,两斤红,两斤鸡蛋,还有一斤精白面。
看似不多,在这年月却非常难得了。
这又是托幼所,又是营养品的,李爱国只有一种感觉:这年月工厂单位还真是把孩子当成接班人培养了。
带着营养品回到家,李爱国把托幼所的事情告诉了陈雪茹。
“这是好事儿,就是孩子还太小了,我担心.”陈雪茹有些犹豫。
李爱国也能理解,并没有催促。
毕竟还有两个月的时间。
“孩子好像饿了,来,我给他喂点奶粉。”
陈雪茹因为胃口不好,奶水有点不足,好在李爱国提前准备了奶瓶和奶粉。
现在李家的生活水平非但没有因为生孩子而有所降低,反而提升了一大截。
李爱国也能光明正大的啃白面馒头了。
这阵子,李爱国一边行车,一边关注着集装箱的推广事宜。
铁道物料供应局的陈干事将报告提交上去后,立刻铁道部内部引起了不小的震动。
抛开水运方面不说,单单从节省三分之一时间,四分之一费用来看,就值得大价钱推广集装箱。
滕部长组织了专家专门对铁道技术进行了审核,并且请李爱国和周齐工这支研发团队参加了审核会议。
专家提出要在铁道大规模使用集装箱,必须要有相应的集装箱标准,李爱国把集装箱标准拿了出来。
专家提出,还需要相关的运输标准,李爱国把运输标准摆在了他们面前。
专家还提出,还需要集装箱调度方面的技术,成立集装箱统一调度中心。
李爱国把周齐工和郑教授,张教授推到了他们跟前。
专家看看三人,最终在审核书上签上了名字。
随后,在铁道部的扩大会议上,铁道集装箱技术的推广方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