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上,车头部位冒出阵阵黑烟。
可以肯定的是,这起事故发生在几分钟前
不,事故应该是在几秒钟之前,因为最后那节被颠覆的车厢的轮子还在转动。
精钢铸造的轮子映衬出的寒光,让人不寒而栗。
此时负责救援的铁道职工们不忙着救人,此时竟然回过头,一脸惊恐的盯着131次列车。
李爱国觉得这帮人太不专业了。
瞅个dier啊!
客运列车跟专用线不在同一条轨道中,相隔了差不多三个轨道,还能撞车不成?
思绪未落。
131火车在惯性的作用下,竟然猛地扭转车头,冲上了专用线,冲着前方列车的尾部奔去。
窝艹!
李爱国吓了一跳,立马大吼“防撞击!”。
双手交叉在脑袋上,作出了防撞击姿势。
所谓的防撞击姿势跟民航客机迫降时,乘务员和乘客们摆出的姿势差不多,能够提高乘客们的幸存率。
不过李爱国并没有太慌张。
刚才他已经计算过了,火车刹车时的速度是62公里每小时,131次列车的总重量大概有960吨上下。
上下浮动的重量跟今天乘客乘车前是否吃饱饭有关。
按照爱国型蒸汽机的技术手册,在全力刹车的情况下,131次列车标准刹车距离为830米。
而从刹车到事故列车尾部的距离足有一千米。
并且车轮也在,刹车系统已经启动,绝对不会发生类似737-800民航客机降落的时候撞水泥墙的事故。
那个水泥墙并不是什么真正的墙壁,而是用来为客机盲降指引天线,是辅助降落系统。、
(当然了,一般盲降天线是用柔性材料制成,棒子搞一堵坚固的水泥墙,确实也够抽象的)
737-800客机最大落地重量是65吨,入场速度是240。
飞机在襟翼不放,起落架不放,扰流板不开的状态下,最小刹停距离是3059米。
这个距离远远超出了机场的长度,已经穿过两条道路,延伸到了海面上。。
从棒子飞机驾驶员选择从跑道3/4接地,留给自己的刹停距离只有几百米,选择了直接降落的那一刻,客机的命运已经决定了。
如此高的速度,就算没有水泥墙,冲出机场跑道,随便一个不平坦的地面,足以让飞机翻跟头+解体爆炸。
还有一个看似反常识,却绝对正确的结论:用起落架、轮子刹车产生的刹车力,远超过机腹在地面上摩擦产生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