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本局限于小范围的争论迅速扩大,在京城闹得沸沸扬扬。
在不少人眼中,这已不单纯是浅埋与深埋的技术之争,而是关乎未来发展方向的重大事件。
一些有心人甚至称之为现代版的“大礼议”之争。
越来越多人卷入这场争论,局势愈发火爆,所有人的目光都投向了一处庄严所在。
“老师,您放心,据我们的同志传来的消息,上级已经收下了信件,虽没有立刻调查李爱国,但是估计也快了。”
一大早,周新科来到办公室内,跟往常一样首先给依然住院的奥斯托洛夫斯基教授打去电话。
电话内传来奥斯托洛夫斯基教授精神奕奕的声音:“周,你的表现很不错,是一位真正的战士。”
“老师,还是您教的好.”
闲聊几句,周新科询问奥斯托洛夫斯基教授何时出院,他一定第一时间前去迎接。
“再等等吧,把我送进医院很容易,但是想让我出院就没有那么简单了,有些人一定要亲自来迎接我。”
周新科明白老师口中的“有些人”是哪些,心中充满了对老师的佩服。
“老师这是以退为进啊,高明,实在是太高明了。”挂掉电话,周新科忍不住赞叹两声。
这个时候,办公室门被人敲了两下,没等周新科回应,办公室的门就被人从外面推开了。
周新科本来有些生气,见到来者是张副总工,脸上的神情顿时变换了。
“老张,这么早,有什么事情吗?”
‘啪’
一份报纸摔在桌子上,张副总工神情大惊:“老周,你看看这篇文章。”
“发生什么事情了,值得这么大惊小怪的。”周新科拿起报纸,这是一份人人日报。
这本不奇怪,像他们这种级别的领导,每天把阅读人人日报作为必要的功课。
在报纸的头版头条,他看到了一篇社论文章——《铁骨铸重器匠心谱华章——记火车司机李爱国与国产盾构机的诞生》
看到这个标题,周新科心中一惊,差点从椅子上掉了下去。
要知道社论文章跟一般的新闻稿不同,它往往代表了上面的意思。
周新科强压住心中的惊慌,继续看下去。
文章的内容很简单。
详细的讲述了盾构机的研制经过。
“李爱国带领技术员们面对零基础,零经验的困境,用红星计算机计算齿轮参数,用油灯照明绘制千余张草图。
为测试刀盘强度,他连续72小时蹲守车间,用自制土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