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林电影节。
被逼无奈下,柏林电影节才主动寻求变革,到了69年,更是把金熊给了南斯拉夫的电影。
74年电影节上出现了第一部苏联影片。
一年后,东德影片也加入进来。
东西德又签订了专门的协议,共同维护和促进电影节在国际上的影响力。
到了77年,还把每年6月的举办日期,改成了每年的2月份。
避开每年5月份举办的戛纳,和8、9月举办的威尼斯,这才慢慢的有了欧洲三大的说法。
楚向前这半年里,不仅和罗伯特和丹尼斯那些帼会大佬,因为利益,关系越来越近。
还和北极熊那边的关系,也越来越亲密起来。
有北极熊上层人士当中间人,游说东德的相关人员,就变的简单多了。
至于西德这边的人脉就更简单了。
只要利益足够,资本家可以付出一切。
甚至是自己的命和尊严。
而且楚向前这家伙为了宝贝儿子,钱是一点都不心疼。
至于对其他参加电影节的剧组是否公平,楚向前直接嗤之以鼻。
不仅欧洲三大,奥斯卡的奖项,同样可以游说。
甚至一定程度上来说,想拿奖,就一定得钱。
大钱。
否则电影再好,也只会给你一些技术奖。
当然,楚向前根本没想过,去游说杰出艺术贡献和最佳导演银熊奖。
至于最佳主角、最佳配角、最佳剧本和评审团奖银熊奖都是几十年后才成立的。
所以楚向前的目的只有两个,要么评审团大奖银熊奖。
要么最佳影片金熊奖。
而且主攻金熊。
这年代的欧美艺术家们,虽然很多脾气古怪,性格难以琢磨。
但真正视金钱如粪土,并且无惧权贵的,其实也没几个。
这道理,全世界其实都一样。
要是再加上,楚向前利用离岸基金,投资这些评审们的电影。
并且承诺会帮他们送去镁国上映,结局自然不言而喻。
真正拒绝投资的没几个,这一届的金熊反而是最先确定了,就是那山、那狗、那人。
当然,为了防止有评委事后在记者面前爆料奖项有黑料,楚向前早就从消息人士知道了评委的名单后,就开始让麻雀盯着这些人。
还钱在黑市里,收集这些人的黑料。
果然,玩艺术的,不管在哪个年代,都和普通人不一样。
更别说,整个70年代的欧美电影圈,是最堕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