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分了地了,咱们大队也按了电话,现在干啥都老方便了。”
82年土地分包政策终于开始彻底执行了,按照户口分地。
陆家老两口一听到这个消息就坐不住了,死活要回家,看看自己分到的地。之前俩儿子都落户到这边村里了,地自然就要在这边分,家里孩子多,能分到不老少呢。
大伯送老两口回去,看到分到手的六亩地,还挺高兴,“离家近,修了水渠,浇水也方便。不过爹娘现在也不咋跟这边住了,就把地租给二爷爷家这边了。”
二爷爷家儿子孙子特别多,分到的地也不少,又租了老三家的六亩地,足足够吃了。
“以后养鸡养猪也不管了,咱爹娘说这院子没人盯着也不行,让二爷爷家几个大娘婶子过来看着,一年到头烧个炕什么的。院子里还能种菜,养鸡。猪圈也搭起来了,能养四头猪。年前杀了猪灌香肠,给燕城那边寄。”
现在电话收费都是双向的,白清霖给白家安了电话,原本说要给陆家也安一台,后来想了想安到了用来接活儿的裁缝店门口,做公用电话,还能赚点儿钱。
陆大伯也没敢多说话,看着表说了两分钟,就连忙挂了电话。
张村长看着陆大伯,满脸羡慕,“老哥哥你现在都成了燕城人了。”
陆大伯摆摆手道:“去燕城也是种地的,农村人。”
“那也是燕城的农村人,”张村长问,“那边好玩不?去爬长城了没?故宫看了吗?”
其实这些陆大伯早就都看过了,平时农闲没事,媳妇又在广城,他就跟自己做公交车去城里。一个是看望自己老父亲老母亲,第二个就是借自行车周围转转,逛逛。
他们也跟这边买了个院子,出门走几分钟就能到后海,后海边上有不少老头老太太溜达呢,看上去特别惬意。
不过那个院子收拾完了就没住,等金柱结了婚就可以第一个搬进去了。
他俩的媳妇儿也寄回来不少钱,意思是再跟这边买几套院子,回头几个儿子好歹一人分一套。
寄回来那老些钱,兄弟俩拿着手都哆嗦,直接把存折给了陆奶奶,让她看着买。
不过这些可没法跟村里人说,财不露富还是知道的。
“看过了,”大伯憨憨笑了笑,“金宝和小白知青带我们去看的,不过平日里也没空玩,那边也分了地,不得干活?家里还有个裁缝门市,天天也忙得不行。”
家里那个裁缝门市是真的忙,最能干的妯娌俩不在,堂家的兄弟姐妹就得撑住。他有个堂侄子叫金虎,今年也就十四五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