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陛下只有选择执行与不执行两样选择。
这就使内阁的权力相对军机处而言更加的大一点。
军机处则完全就变成了皇帝的一个秘书机构,军机大臣之间没有统属关系,所有人的意见都会到皇帝那里。
这些意见必须得由皇帝亲自处理,皇帝来决策,军机处没有任何的决策权,没有任何反驳皇帝可能性。
这是皇权集中到了顶峰的政治制度。
它还有一个特点,所有的军机大臣没有品级、没有俸禄。
军机大臣,有可能是在其他地方调任。
所有俸禄,所有职权都是原有的职务决定。
这样的特点就使军机处,成为了一个完全的依赖于皇帝的部门。
军机大臣永远都处于悬空的状态,不能够欺凌六部或者内阁大臣。
但是他们的做的事情,又是宰相应该做的事。
这就很好的避免了,内阁大臣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对抗皇帝的机会。
同时又避免了太监从中干预。
当然这也有一个很大的弊端,设立了军机处之后,皇帝必须得勤勉,不能像明朝皇帝那样怠政。
因为军机处没有任何决策权力,他们的意见只是一种议论,必须得由皇帝亲自决策。
早期的几个皇帝,如雍正,那和朱元璋是一类的模范皇帝。
乾隆早期也还算可以。
虽然到后期开始风流成性,开始败家,也还算能够掌控。
嘉庆就差一点,等嘉庆之后的道光就更加混乱。
军机处十分依赖皇帝的聪明才智和决策能力,如果皇帝不行,甚至有可能还会沦为玩弄权力、架空皇帝的一个机构。
就比如清朝晚期的慈禧,就是通过掌控了军机处,从而把光绪皇帝完全给架空一样。”
陈寒说到这里的时候,其他人都沉默了。
军机处算得上是将皇权都给加强了,也令军机处没有实力去跟皇帝抗衡。
这的确是军机处与皇帝本人而言来说,最为妥当的。
但是这其中都有许多的弊端。
陈寒总结起来:“内阁已经算得上是皇权的加强,到了军机处之后更是巅峰。
内阁的坏处是这些大臣总是觉得自己手上的权力不够,文官士大夫们总是希望能够用自己的权力去制衡皇帝。
令皇帝不至于一个人主宰天下所有的事情。
甚至更希望皇帝是一个能够听从于自己的。
但是皇帝毕竟大权独揽,他享受了如此多年的皇权独揽,是不可能放权,这就是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