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当听到朝廷,马上要解除这些人的限制之时。
原本这些个读书人,就对买卖人十分的蔑视。
尤其是他们这些礼部的官员,天天研究的是礼法,实在很明白。
礼法强加在买卖人身上的枷锁,可以令所有人鄙视这些买卖人。
而如果将这些限令打破的话,那士、农、工、商的这个铁律就有可能有所松动,有可能自己身为士大夫阶层的优越性,就会被摊薄。
这虽然只是一个开头,但却会成为蚂蚁蛀空大坝的开始。
这些一个礼部官员,他们天天研究礼法,他们天天从周礼,从秦汉这些个大一统王朝当中寻找对统治很有利益的证据。
看上去是他们在维护皇家的礼法,维护朝廷的威严。
其实最终要确立的却是他们读书人至高无上的地位。
从礼仪方面进行来限制,就是用道德的手段进行绑架。
这是读书人很明白舆论才是最厉害的武器。
他们牢牢就是掌握了舆论权,通过天下舆论来逼迫,让你不得不屈服。
你不屈服,我就让舆论来杀死你。
他们就是搞这种事业的。
所以一听说这个事,当即提出反对。
他们的理由是,买卖人一旦多了,会四处流动,一来是加重了百姓对于金钱的欲望,二来是减少了劳动力。
一旦百姓们看到做买卖能够获得利益,就会有人不种地,就会有更多的人参与到做买卖的行列当中。
这么一来的话就动摇了国之根本。
毕竟朱元璋在开国之初,就对于农业为本这件事,下了大力气去整顿的。
可没想到现在去亲自打破这种条例。
这让礼部的官员很不开心。
可是朱元璋和朱标这一次却下定了决心要放开对商业的限制。
如今在条令上对买卖人不利的条例进行放松是第一步。
第二步就是要制定一些,有利于商业流通环节的法令。
当然能这么顺利,还是买卖人有个台阶给朝廷下。
这一次买卖人捐出的这些钱,解决了赈灾事宜,堵住了不少人的嘴。
礼部那些官员虽然坚持,但更多的官员却同意了。
于是这条法令进行了大面积的推广。
布告之后,买卖人知道后喜极而泣。
这两条法令解除,他们在外面做买卖就不需担惊受怕。
因为大部分时候,即便自己已经取得了家乡官府的路条,出去了外面后,也会受到各种各样的刁难。
即便是自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