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瓛则是脸皮一直都在抖动,真是没见过这样跟皇帝提条件的。
这都已经这么多了,你还有要提的。
果然陈寒说道:“学校早期需要一些人给工匠打下基础,比如识字,希望朝廷能从翰林院那些没多少工作的翰林里面挑选,他们饱读诗书定能让工匠们很快就掌握基本的知识。”
嘶……
凌汉在边上听到都觉得牙酸,你是真敢开牙啊。
翰林院里面那些编修,看上去好像没事做一样,但是他们的级别相当之高啊,能进翰林院的哪一个不是在科举考试当中,拔得头筹那波人。
那可是全天下读书人的尖子。
做的工作虽然都是一些整理朝廷文书、管理图书档案的工作,但那都是可以接触到朝廷核心文件的地方。
甚至不少翰林院侍讲都可以给皇子或者皇帝当伴读,身份不是一般的高贵。
能进翰林院的哪个不是今后官场的大佬,这样的人去给工匠教书,你干脆让他们死了算了。
朱标脸上都有为难之色,这一条实在是有点勉强。
陈寒解释:“陛下,殿下,乱世用重典,第一批学生必须要让全天下都看到,他们的配置是最好的,这样才能打响牌子,才能充分向世人展现朝廷对于科技人才的重视。
才能引起全天下的积极性,这和商鞅立木取信,夏元吉立碑取信是一个道理。”
朱元璋听到陈寒的话,当即捉狭起来:“你连夏元吉立碑取信商人的事情都知道?”
陈寒有点不好意思:“我当时为了了解你们明朝改革的进程,偷偷把手机放在厨房后窗户上,录下了幼薇和凌大人的对话,这才知晓!”
凌汉在边上脸红耳赤。
你小子也太不会做人了,谁问你过程了,这个时候你倒是老实了。
朱幼薇在边上还给朱元璋他们父子解释了手机录音功能是什么样的。
听得朱元璋和蒋瓛很是感兴趣。
尤其是蒋瓛。
作为锦衣卫出身,他可是太明白要是有个录音功能的手机,直接在打探情报的时候,录下对方说话的声音这不比什么证据都明显?
相对自己手下人画画像,这可是更加直观的方式。
只是可惜,陈寒的手机只有一部,而且那东西精贵得很,很容易就坏。
看到朱元璋他们这么感兴趣,陈寒解释:“这都是小事,你们真想要录音机,我都可以给你们搞几个简易版的。”
蒋瓛脱口而出:“真的啊?”
现在他的职责变成了税务稽查部门,和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