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现在就要讨论一下,是否要引进南洋各国的工人。
咱们的铁路修建到北边去,寒冷不说,费也最高。
如果能够从南洋各国大量地将工人输入到大明来的话,应当会不错。”
这个话一说出来后,陈寒立刻摆手:“我说太子殿一下,您怎么还会有这样的想法,这可是大大的不该。”
这话一说让凌汉也愣了一下。
其实他也觉得当前局势之下,如果能够从南洋各国把工人给弄到大明来的话,应该可以省掉一大笔的工钱。
他也经过了仔细计算。
从南洋虽然引进来要路途费不少,但比起减少的工钱来讲,对大明而言是划算的。
他说道:“国公爷,您为何反对?”
陈寒看着他们又看了看朱元璋。
朱元璋此时坐在那里,就像一个退休的老头,根本就不发表意见。
看到陈寒看向自己,老爷子还哈哈一笑:“咱说过,这些事情你们自己操心,咱现在已经是隐退之人,不再过问国事。
咱不管你们用什么样的事情来打扰,咱都不会再说一句话。好与不好那都是你们年轻人的事。”
朱标听到老父亲这么说,也显得相当无奈。
于是他说道:“既然父皇已经不管,那咱们自己议论也就是。陈寒你说要怎么办?”
陈寒道,“如今南洋才刚刚开始打开市场,他们要的不是来咱们大明务工,而是更多的贸易机会。
如果一旦传出修建铁路会死伤很多,反而坏了咱们大明的名声。”
这话一说出来,凌汉倒也觉得是这个道理。
现在大明在南洋各国,刚刚打开国门来,就出现了死伤惨重之事,也说不过去。
不过他实在是舍不得南洋各国便宜的劳动力。
于是问道:“那国公爷您有什么好的意见呢?”
陈寒哈哈一笑,“怎么伱们总是往南边看,而不会往东边看?
倭奴那边,咱们现在掌控了那么多的土地,那边的人,不是更好使用吗?
直接把那边的俘虏给拉到大明来修建铁路。
既不用付工钱,死伤了就地一埋也就是。”
因为最近这段时间沐英已经来了不少的信,说如今在倭奴那边,大明已经取得了绝对的优势。
随着大量武器的加入,大明掌握的地域,已经从西边开始往东边推。
即便足利兼满很不满意大明出尔反尔进攻他们已经划定的领土。
但面对强大的大明,他们只能步步倒退,不敢与大明军队相抗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