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大明对商人越来越认可,虽然商税是之前的好几十倍,但是现在做生意的利润可是之前的几百倍,这点商税又算得了什么。
如今土地已经因为新政的推行变得不再具有保值性,摊丁入亩之后,取消了人头税,越来越多隐藏在民间的黑户都出来,他们加入到了耕种农田的大军里面。
劳动力多了之后,粮食产量也跟着增加。
而且即便是灾年粮食的价格也是非常稳定的。
因为虔国公的改革当中有一条很重要的措施,那就是将丰年之时的粮食回收到粮库当中。
等到灾年或者粮食价格不稳定的时候就释放出来,这样百姓们就不会没有吃不起的粮食了。
在这种措施之下做生意的人很明白,粮食买卖是没有多少便宜可以赚的,那就还不如去做真正的大买卖。
比如和洋人做贸易。
他的父亲就是如此。
除了贩卖水泥红砖之外,还将从福建泉州、漳州,浙江宁波、杭州,广东广州等地到岸的香料贩卖到京城来。=
现在官道上面到处都在铺设水泥路。
父亲从商部旗下的大明商业司管辖的大明号,购买了大量的轮胎。
撞上了轮胎后的马车耐用性和速度都提高了很多,以前京师到广州需要好几个月的时间,但是现在只要短短的半个月的时间,就能到达。
这里面不仅是因为轮胎的作用更多的是,沿途的驿站开始对商人开放。
商人只要交钱就能居住,这大大地方便了沿途做买卖的人。
就是上次父亲从广州进了一批的龙涎香。
价格十分昂贵,据说得将近一千两白银一斤。
父亲的老朋友得到的这个消息,他立刻快马加鞭地买来,进价是六百两一斤,转手一卖就赚了四百两银子。
这样的好生意当然不是什么时候都有,但是胡椒这种买卖却很多。
宁波、漳州、广州等地都有从南洋过来的商人,专门贩卖胡椒。
胡椒的作用可太大了,放在肉类的菜里面,那简直是去腥的神器。
他看向了下面那家生意很火爆的羊肉馆,心想,要不是有胡椒帮你们去腥的话,你们的生意还能这么火爆吗?
正想着呢就看到一辆马车向着那家羊肉馆的后门去。
赶车的人明显是一身南洋人的打扮。
车上没有罩棚,装着两三个麻袋的东西。
不用想那一定是南阳商人给他们送来了胡椒了。
这种场景年轻人看得太多了。
这家羊肉馆消耗的胡椒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