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残地缺合在一块,那也是完美嘛。
夏元吉继而下来,接着老爷子就说了:“第二个比较严重的问题——军屯。
当年的军屯之所以能够实行下来,首先是因为屯垦之后这个这块地方就属于当地的卫所自有,不需缴纳赋税。
当然在俸禄问题上,军饷也出自于这一块土地。”
夏元吉也想过能否将军屯的问题和这个岭南开发的问题相结合,
陈寒当时给的答案是否决的。
军屯跟现在囚犯开发岭南不一样。
军屯可以,一个军团过去,相当于建设兵团,开垦了多少良田都可以算作是建设兵团内部自己的。
这样一来反而令朝廷减少军队军饷发放,减少朝廷的压力。
当然最大的问题是,到了后面,由于没有仗打,没有了可以开垦的良田之后,军屯就会变成军官对下边将士们的奴役。
很多时候军屯最后就变成了某些军官私有产业,将士反倒成为了他的奴隶,这个问题是一定要注意的。
最重要的是,陈寒对这些囚犯并没有多少好感。
囚犯犯了法之后去那里开垦是他们的赎罪过程。
凭什么开发的土地归属于他们?
如果真的有这种好事情的话,我为何不让北方西北地带的百姓也过去开垦。
他们会有更大的动力。
那些无辜者,那些无罪者,才更应该开发了多少算自己的。
所以老爷子提出这个来,夏元吉也是否定的。
听完了夏元吉,说出了陈寒的那番话之后,老爷子也点头,“这倒是老夫欠考虑,不过你们的方法有问题,老夫看了一下发现,囚犯们不一定都个个会开垦良田。
很多时候我老夫看了一眼,就发现你们开垦的田有问题,今后要想要种植的话,那没个五六年,那地方必定寸草难生。
至于要如何又快又能够使这片地方开垦之后,来年就能种上粮食,老夫有一套心得。
刚好这份册子老夫一直都保留在身上,这是老夫亲自书写,乃是老夫在辽东军屯之时的感悟,这一次就算赠送给你了。”
老爷子从怀里面拿出一份自己写的小册子,上面就是关于辽东军屯如何提高生产效率若干问题的解答。
这些都是他们的经验之谈,当然很有作用。
夏元吉拿过后奉若至宝:“老大人,您这一份东西来得太及时了,
我等也一直在琢磨要如何才能解决这个问题,有您的这份指导,岭南的良田开发必定会上升到一个新的台阶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