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除北边草原之上的游牧部落,但至少能保证有十几年的空窗期。
这个空窗期就可以让陈寒他们实现屯垦的国策,虽说不能完全将牧草变成优良的田地,不能种粮食,但是把城池一步步往前推,把路一点一点地串联起来,方便交通,方便粮草运输,方便兵员调动,那么广阔的草原就不再是任由蒙古草原部落驰骋的地方,就有可能成为大明的牧场。
燕王跟周王这么一说之后,周王十分的感慨,“很难想象,这么一个年纪轻轻的年轻人怎么能够有如此胆大的想法。往北边推进,那得浪费多少金钱,那得浪费多少人力,只怕到时候建设的将会是一座又一座的空城。就算有人驻守,万里长的后勤补给,也会消耗光大明国力。如今我大明兵强马壮自然能够供应起,但是一旦我大明出现了波动,像前几朝那样,那就只能无奈地撤兵。
当年的大唐一直深入西域内部建立了安息都护府,可是又能怎样呢?大唐鼎盛之时能供应那边的粮草,能遏制得住西域各国发展,然而大唐一波动,没有了粮草供应,唐军就只能活活饿死在西域。这种事情已经在历史上发生了多次,即便利用城池一步一步地往前推,那不过又是范仲淹式的理想化而已,我们大明的国力难道要一直消耗在这茫茫的草原上,回报在哪里?”
周王一直生活在中原,所以他没有接触过草原,他也不知道草原这些游牧部落到底怎么生活,但是他知道一点,大家都要吃饭,一旦朝廷国力无法支撑,如此长距离的运输,粮食无法补齐,那这一切都是空谈。
甚至那建设好的城池可能就会成为异族的避风港,这不是在浪费吗?
燕王听完后哈哈大笑,“我大明现在可是与前朝不一样,前朝有水泥路面吗?前朝有红砖钢筋房屋?前朝有那橡胶轮胎?你所说谁不会知道,可你可知现在科技方便了多少运输?你一直都在中原封地之内待着,没有看到陈先生现在的改革推动了我们大明往前迈进了多少步。你可能不知道,运输线现在只要有了水泥便可以保障,便可一日千里。
你可能不知道,我们大明从小日本那边搞来了多少黄金白银,已经堆积得无法完,而之所以要建设城市连接起来形成巨大的城堡无非是限制那些游牧部落的机动性。
至于你说的粮草问题,看完陈先生跟我们所展示的粮仓建设以及粮食制度之后,本王觉得这完全不是问题。
只要你认真去研究一下陈先生现在的改革措施,你就会发现这一切的一切,在科技进步之后都不再是一个难题。
只要咱们按照陈先生所说的去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