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羊,按照很便宜的价格卖给了当地的商人,接着马上安排了各种牛羊贸易,让归附的百姓卖掉了牛羊,得到了安家的本钱。
接着就安排他们进入到修建铁路的队伍当中。
这些牧民本来也不擅长种地,所以让他们去打工是最好的。
当牧民们听到有工钱可以拿,喜出望外。
虽然北平府也挺冷的,但要比草原上温暖多了。
而且他们到了这里才发现,虽然北平府也很冷但是有一点还是要比很多地方好。
那就是这个地方离山西、河南这些出产煤的地方很近,所以煤炭是相当便宜,用煤来取暖这件事情在北平府很普遍的事。
他们的工钱不仅够销还能买来不少的煤来取暖。
虽然他们完全不知道他们的工钱其实要比当地人少很多,但对这些牧民来讲已经很不错了。
……
京城。
当前方的战争还没有传来捷报之时,朝廷的文官们就开始担忧。
这是自古以来的老传统。
文官们从来都不看好前方的战争。
总觉得这是劳民伤财的事情。
当然最主要的是武死战文死谏,战争没有文官什么事,所以他们很不喜欢。
但是谈判可是文官们的强项。
而且也是他们最能立功的事情。
于是就有文官在朝堂之上说风凉话。
“殿下,臣以为战争实乃天下之大不幸,百姓深受其害,田园荒芜,民不聊生。故臣恳请殿下收起好战之心,以和为贵,方可保我朝长治久安。”
“李大人所言真乃书生之言,边疆之患,如豺狼虎豹,若我朝示弱,岂不让外敌得寸进尺?”
“蓝大人所言甚是,然战争之祸,非一日之寒。若我朝能以外交手段化解纷争,岂非上策?既能保全百姓安宁,又能彰显我朝仁德。”
陈寒站了出来:“李大人是哪里人?”
李大人回道:“浙江天台人!”
“你们身在江南尚且能节衣缩食而活,可你们想过没有,边疆的百姓怎么办?如果朝廷不重拳打击北方异族,边疆的百姓就只能眼睁睁被异族屠戮。尔等所言朕乃腐儒之见!!”
被陈寒这么一说顿时让不少的官员都低下头去。
太子朱标坐在了龙椅上,听到下面的议论之后说道:“陈爱卿所言甚是,江南富裕之地百姓在战争之时,尚且能节衣缩食而活,然边疆百姓若无强横的朝廷撑腰,他们就只能任由异族屠戮。”
文官们还是不死心:“殿下,我等只是想说如今战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