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他们一开始当然有点吃不惯大米,因为他们主要吃的还是小麦磨成的面粉。
可是谁跟粮食有仇啊。
尤其是淳朴的老百姓们,可不是一直都会按照大米原有的蒸煮方式去制作主食。
他们依旧按照他们那朴素的吃法,将大米磨成了米粉,然后制作出了跟面条是一模一样,只是口感略微有区别的米条。
面粉现在成为了辅助性的粮食。
他之所以能够实现粮食,现在不断的增加,可不是因为大明粮食产量在增加。
当然这在一定程度上是有所增加的。
因为陈寒在改革变法的同时,也招揽了不少在农业方面有经验的老百姓。
把他们培养成专家,让他们去教更多的老百姓精耕细作。
把他们的经验学识传达下去,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亩产量。
但这只是治标不治本,只能起到微小的增产。
最主要的方法还是从中南半岛这些国家进口粮食。
所以为何陈寒强调是大明的海军一定要十分十分十分的强大。
因为一定要牢牢地控制好中南半岛上面所有的国家。
通过占领、通过控制、通过霸道的手段强硬要求,也得让中南半岛这些国家成为大明的粮仓。
就如现在,太子殿下跟陈寒两个人出台的政策,除了在国内鼓励老百姓种粮,高价收购粮食,同时还给你补贴。
西北的老百姓减免赋税,让老百姓们没有那么沉重的负担。
还有就是最重要的对于进口粮食这一块的巨大的资源倾斜。
陈寒和太子这一次是发了狠了。
国内不管是什么样的农业资源都可以得到扶持。
而在国外的进口方面,已经有政策下去。
不管哪一个中转站,要收购的第一宗便是粮食。
粮食收购价格一定会比当地国家粮食收购价格,多出三到五倍。
当然这不是竭泽而渔,陈寒要做的是将整个蛋糕做大做强绝。
不要出现中南半岛上面的国家有战争。
战争是对农业最大的破坏。
所以为何要把海军做大做强?
为何现在要建立海军学校?
为何要加大对海军的培养?
为何要让蓝玉的海军一旦成型之后,立刻要把大部分在海面上有作战经验的老兵回到学校来培养新兵?
就因为海军实在太重要,是陈寒控制中南半岛的绝对力量。
而对中南半岛上那些国家陈寒也很明白,他们绝对不能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