朵,他们到哪都有随时汇报的特权。
但也有人一定会问,难道这些锦衣卫就不可以背叛,就不可以收受贿赂,然后胡乱编排?
可以的。
但要想明白一点,如今这些锦衣卫之所以高官厚禄,之所以封妻荫子,在于皇帝的权威,而不在于百官的信任。
他们不属于跟百官一样的晋升渠道,即便跟官员关系再好,也没有哪个官员敢冒着掉脑袋的风险跟皇帝说。
您该升那位锦衣卫百户为千户。
一旦说出这种话,那那位百户跟这位官员都会有危险。
皇帝是最忌讳有官员,居然敢跟宫里的锦衣卫勾结的。
于是蓝玉也只能陪着笑脸说道:“跟你玩笑玩笑都听不出来,可见你这家伙平日里是个多无趣之人,你的手下应当也不太敢跟你开这种玩笑吧。”
指挥佥事当然也是个敞亮人,话说到这里也就类似于点到为止了,于是笑一笑,“大帅所言不差,凭日属下人缘还真不是太好。
所以遇到了像盗贼那样江湖人,有时候也难免跟他多聊几句。”
听到蓝玉王弼跟指挥佥事之间的对话,夏元吉始终没有说话。
因为他比任何人都明白,其实锦衣卫在此地监视着蓝玉和王弼的力度,远不如自己的力度那么大。
在皇帝的眼中,统帅想要造反,如果不跟文官相结合是很难成功的。
夏元吉来到此地,在一定程度上,重要程度要高过于蓝玉跟王弼。
也正因为年纪轻轻的,夏元吉掌握了这么重要的权利,所以锦衣卫在此地的任务,很大程度上就是为了防止夏元吉割据一方。
一旦夏元吉有这种苗头,指挥佥事就得联合蓝玉跟王弼剿灭。
所以别看此时夏元吉蓝玉跟指挥佥事一团和气,其实有点类似文武对立,有点类似监督与被监督者。
这种微妙的和谐,在大明的官场上是十分平常。
但也正因为这种平常,才能让三方之间在三弗齐这片土地上可以和谐相处,可以共谋大事。
因为谁也不能脱离了谁,也不能凌驾于谁。
大家想要建功立业就只能精诚合作,就只能把拳头攥紧了一起出击,要不然就相当于把机会和弱点拱手让给了敌人。
这种微妙的和谐,有助于官员洁身自律。
而这也是远在大明的朱元璋的政治智慧,朱元璋是个出了名的猜疑者,他几乎谁都不相信。
但是他又不得不让官员去做事,那要怎么办呢?
最好的办法就是让他们互相牵制,互相的监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