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
“按照当前广州造船厂的生产能力,两年之内我们可以下水昭武级战列舰五艘。”
嗯,之所以是两年五艘,而不是一年两艘半,主要是因为战列舰的建造周期是要按照年来算的。
平均建造一艘战列舰,从出具设计图纸到最后的下水海试舾装,最少也需要两年。
之所以两年五艘是因为五座船坞同时开工。
李奕闻言,笑呵呵的说道。
“很好!”
“广州造船厂不愧是我大唐造船业的龙头,朝廷那么多的资金,技术以及资源扶持,没有白费啊。”
说话间,李奕则是琢磨起了大唐的其余几座造船厂。
福州的马尾造船厂,江南的崇明造船厂,现在虽然也在发展,但发展速度明显要比广州造船厂慢的多。
看来,自己也得给他们一点扶持才行。
在视察完军舰之后,李奕在天津的视察工作便算是结束了,接下来的一段时间,他在天津城区内逛了逛,视察了视察大沽口的海防炮台。
在做完这些之后,李奕登上了返回京城的火车。
……
辽东,旅顺!
随着大唐开始往辽东进行大规模移民,旅顺这个和山东一海之隔的地方,便开始变得繁华起来。
随着大量的人口闯关东从山东跨海来到辽东,旅顺的发展也是走上了快车道。
大量的人口抵达,商货来往,使得旅顺的人口大幅度增加。
旅顺城外,那些原本荒芜的土地,都被开垦了出来,变成了成片的农田。
太阳高悬,农人手持锄头在田地里忙活着。
如今乃是夏天,正是需要给田里的庄稼除草的时候。
再加上辽东这边的土地都是生地,不除草庄稼根本长不起来。
是故,农民们日子过得特别忙碌。
金大顺几乎是每天天不亮便起床,赶到自家田里除草。
天空中的大太阳晒的他背后都开始爆皮,但金大顺却也丝毫不觉辛苦。
反而是干的津津有味!
直起腰来,捶了捶因为长时间弯着而发酸的腰。
他环顾四周看着一片绿油油的麦苗,金大顺的眼睛里充满了希望。
因为他知道,现在他所侍弄的土地,是他自己家的,等土地侍弄好了,产出来的粮食除去给朝廷交的税,全部都是他自己的。
金大顺相信,用不了几年,自家的这些土地就能变成熟地,产出的粮食就能养活家人。
到时候,便能修几间青砖大瓦房,给自家小子娶个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8页 / 共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