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旁边。
等轮到他们时,补锅匠首先将炒锅拿过去翻看一遍,然后拿了把尖锤将小洞扩大。
林舒还没有开口,林海燕先急了,“嗐,师傅,本来一个小洞,你将它扩大干嘛?这不是越补越大嘛。”
“旁边的铁都脆了,不扣干净怎么补?”补锅匠头也没抬,将洞扩大到一定程度,便从炉子里倒出适量的铁水,铁水在泥坯上滚动。然后就见他速度非常快的将铁水补在那个洞口,另一面用一个防火的圆柱体摁平。
可以说补一个锅用不了一两分钟,速度很快就补好了。
林舒的两个锅了两毛钱,林海燕的搪瓷盆了一毛钱,价格不贵。
在这个年代不管是衣服鞋子还是锅碗瓢盆都可缝缝补补。
他们三人再回到村子,发现村子热闹起来了。“啊,他们捞鱼的回来了。”林海燕高兴的道,“林舒,走我们去看分鱼去。”
“你先去吧,我先将两个锅放回家里。”
“那行,我先去看看捞了多少鱼回来了。”林海燕拿着盆子跟他们挥了挥手就跑远了。
顾久和林舒提着锅子回到家,林大山和两个儿子儿媳已经回来了。
屋门口放了个大盆,里面装了两条大鲢。
“爸,这是分完鱼了?”
林大山点了点头,就招呼跟在林舒身后的顾久,“九哥儿来了,进屋坐。”
“爸,大哥,二哥。”顾久扫了眼门口,没见着林刚,便问:“怎么没见三哥?”
“老三单位上班是采用轮班制,中秋节刚好轮到他上班,所以就没时间回来。”林伟解释道。
“年轻人就该以工作为先,老三没回来,你们哥俩等会儿多陪九哥儿喝两杯。”林大山心里高兴,儿子上班没时间回来,在他这儿根本不是烦恼,反而觉得儿子出息了才会工作忙。
刘小娥想起什么,忙将伙房里的活交给两个儿媳妇,走出来便问:“九哥儿,你母亲一个人在县城?”
顾久摇头:“妈,我妈昨天就坐火车回去了,家里我爸在家她有点不放心,再加上马上中秋节,便回去了。”
“我还以为她一个人在县城呢,回去了也好,亲家公在家总要有人照顾。”
第二天清早,村里集体杀了一头猪,村民们按以户为单位,按人口分肉。
林舒刚起床就见大嫂何彩云端着一盆肉回来。
“小妹醒了?”
“村里杀了猪?”
“对,中秋节了,忙了一年队里杀头猪让大家好好过个节。我除了猪肉还分到一块猪肝,中午大嫂开个猪肝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