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有区别。
罗勇军得到了答复就离开了。
刘烨转过头问向田桂林,“罗教授介绍了一大堆,我怎么感觉,好像什么都没说?”
“本来就什么都没说!他刚才说的都是废话。”
“研究要保密也不用这样……”
田桂林用力吐槽了一句,倒是没去想‘罗勇军不知道的情况’,摇头重回报告话题,“他这么早交报告,真完成了?刘主任,伱们可得仔细审审。”
刘烨道,“田教授,你们组的数据和罗教授的组,有一半内容是重复的吧?那你们也快点,到时候,对照一下就知道了。”
田桂林只能郁闷的点头。
他刚才的意思是希望审核组直接去对罗勇军的报告做评审。然后,找出问题。
刘烨根本没想多做工作,就按照常规评审流程来。
数据分析报告提交上去后,不是由审核组直接审核,而是要和其他组做对比,结果偏差不大、对比没问题,就算是通过了。
只有发生结果不一致或者偏差过大的情况,审核组才会认真去复核。
复核,要对每一项数据进行验算,当然是非常繁琐的工作。
田桂林想到罗勇军的嘴脸就很郁闷,他离开中心楼快速走回了办公室,发现几个博士生正在聊天,马上大声道,“干活了!”
“今天要加把劲,争取一天做完!”
他说完解释道,“这不是催你们,是没办法!”
“告诉你们一个消息,和我们有数据重复的罗勇军小组已经交了报告,他们组加上罗勇军才三个人,我们总共五个!”
“再不抓紧时间,我们就要被笑话了!”
几个博士生一片哀嚎。
有人顿时忍不住问道,“他们怎么这么快?现在就交报告了?水平这么高吗?”
“什么水平高!”田桂林立刻大声驳斥,“里面肯定有问题!等我们做完,比对结果就知道了!”
……
罗勇军回到办公室,把模拟程序交给了张硕,然后迫不及待的问起了研究内容。
他可不想下一次被问的时候,还是只能说个大概方向。了解学生研究的全部内容,才是博导的正确姿态。
张硕仔细介绍了一番,“以算法加评估体系,来进行实验和模拟的偏差分析。”
“中心锚点连线覆盖数据的算法只是个引子,目的只是尽量降低计算量,偏差评估体系才是关键。”
“我的研究大部分都放在完善偏差评估体系上。”
“好在,这次实验规模不大,所用到的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