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上班时间后,他和相关人员说明了情况,马上就安排做了验证,也很快得到了结果。
詹姆-沃德把结果告诉了柯蒂斯,“我已经做了验证,确实是个素数。算力中心已经准备发布信息,我想你们也可以更新消息了。”
“我早就等不及了!”
柯蒂斯确实已经等不及了,他早就写好了内容,甚至对板块进行了文字编辑,只是还没有提交。
在得到了确认的消息以后,他马上就进行提交操作。
gimps主站有了变化,第二栏的计算进展板块,标题变成了-《重大发现,第一个亿位素数!》。
“gimps刚刚发现了已知的最大素数m(3xxxxxxxx),是一个明确的亿位素数,计算来自中国苏东市的zhangshuo。
zhangshuo是gimps的新用户,在发现之前,他只登陆过两次并进行过很短时间的计算。
很多gimps志愿者已经找了20多年,并且尝试了数万次计算都没有任何发现。
这证明,只要运气好,任何人都可以找到下一个梅森素数……”
柯蒂斯更新了消息以后,马上就给张硕的邮箱发了邮件,希望知道更多有关新发现背后的故事。
这件事有点不对劲。
新素数是个亿位超大素数,进行检测需要的算力非常高,可不是登陆计算一下就能得出结果的。
新用户的背后很可能有一个团队,或许团队只是登录他的账号借用gimps来对硬件进行测试。
或许,是其他的可能性。
多知道一些消息,也能在网站上多公布一些内容。
这时,董浩、刘海滨等人,已经非常确定找到了新的梅森素数,他们甚至还做了第三次计算,根本顾不上什么算力费用了。
在确定下来之后,董浩就把消息告诉了学校。
梅森素数的发现,不了解的人觉得只是一个数字没什么大不了,但了解的人却清楚意义重大。
数学的意义重大,影响力也很重大。
梅森素数发现历史就是如此。
十几年前,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计算机专家埃德森-史密斯发现超过1000万位的梅森素数。
这一成就被《时代》杂志评为当年“50项最佳发明”之一,排名在第29位。
十年后,加入gimps项目已有14年的志愿者乔纳森-佩斯找到了人类已知的第50个梅森素数。
为纪念这一里程碑式的重大发现,一家出版社还发行了一本名为《20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