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从事理论物理的研究领域。
其他人则是实验物理、量子物理等方向。
在申请经费的问题上,实验物理方向的学者一般就是跟着团队做研究,不太会为经费问题发愁。
量子物理方向,是处在实验和理论之间的,也能找到团队蹭一下经费和研究。
理论物理,太难了。
这个领域的学者都是独自申请经费,想要找个研究团队是非常困难的,科学基金极少有单纯理论物理方向的大经费项目。
“我都是申请的学校支持项目,去年就申请到了3万块,比数学还惨。”
刘明昆苦笑的摇头。
另一个理论物理方向的同事,颜克翔,也跟着说道,“是啊,太难了,不像你们有团队能跟着做研究,根本不愁经费。”
他说的是其他人。
其他人马上纠正,“你们是想做什么研究就做什么研究,我们跟团队,有经费和我们没什么关系。”
“项目大又怎么样?量子实验室那么大的项目,两百多万啊,一个月就给我一千两百块补贴,幸好我还没带研究生,否则给津贴都不够。”
“怎么都不容易,还是那些搞应用方向的好。”
有个人问道,“刘明昆,你上次不是参加那个理论物理会议,你的研究还得到了张硕教授的称赞吗?继续这个方向,学校应该给经费吧。”
刘明昆无奈道,“我是这么打算的,但是,学校认可不认可就很难说了,即便是学校认可,也很难支持第二个项目啊,除非是有成果,否则还是申请不到科学基金项目。”
他说着电话忽然响了起来,发现是个未知号码,犹豫了一下还是接听了。
这时候,就听对面问道,“是刘明昆教授吗?我是苏东大学的张硕。”
“你好、你好!”
刘明昆呆愣着回了一句,神色都明显不对劲了。
其他人带着好奇安静下来。
张硕继续道,“上次的理论物理会议我听了你的报告很了不起,所以我想邀请你加入我的研究团队,一起研究电磁力引力的关联问题……”
刘明昆还以为自己是听错了,呆愣了好半天,反应过来直接喊道,“好、好,我同意、我同意!”
“我加入!”
“什么时候能签协议?我去苏东,我随时都有空!”
“额~~”
张硕没想到刘明昆会是这个反应,他也愣了一下,然后说道,“随时都可以,欢迎你!”
两人又说了几句,电话就挂断了。
刘明昆放下电话以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