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提供的数据进行分析验证。
核子组织数据中心都特别致电询问了一下,他们已经给高能所共享了数据,但因为数据量非常庞大,分析验证工作就相对很迟缓。
当所做的工作引起全世界的关注,同领域顶级机构都特别打电话来催促,正常情况下,也就证明工作的成功了。
可计算中心知道原因以后,好多人的心情都很复杂,曹孟波就对鲍贺星说道,“所以我讨厌数学家、讨厌物理学家。”
“我们的数据分析工作还在继续,结果他们已经提前计算出了参数关系?”
“等于是他们都提前预判了?”
“我们发布的数据还有什么意义……”
如果是按照预想的流程,就像是核子组织粒子对撞实验工作,每一次实验过后,全世界的物理学家们参与数据分析、研究工作,然后完成一个个的研究成果。
现在则是参数关系提前被‘预判’了。
等于说,他们再发布数据,其他人就是利用数据分析出参数,然后再去验证‘预判的研究’。
曹孟波感觉计算中心偏差分析组就成了‘工具团队’,一大群人所做的庞大工作,就是为了验证一项‘预判性的研究’?
讲不讲道理?
哪怕‘预判性的研究’是张硕完成……
“好吧!”
“反正偏差分析算法也是张硕的,至少我们收获了全世界的关注,比之前强的多。”
“唉~~~”
……
在国际物理界的关注下,计算中心新一次实验的偏差分析数据终于发布出来。
数据发布过后十二个小时内,就有几个相关研究团队宣布,他们对于数据进行了计算分析,并验证了‘能量与力场规范方程’,误差依旧是‘极小范围’。
这也就代表,新一次实验偏差数据依旧支持‘能量与力场规范方程’。
‘能量与力场规范方程’,再一次被确定。
这条消息还登上了媒体板块,《今日新闻》报道称,“张硕的最新研究《能量与力场规范理论》,引起了国际物理界的广泛关注,并吸引了很多团队以及物理学家进行研究。”
“加州理工大学教授,著名的高能物理学家威尔-布朗评价认为,能量与力场规范理论,是可比拟杨-米尔斯规范场的研究,其价值意义非凡。”
“研究发表在《高能物理学杂志》上,而高能所新一次的粒子对撞实验,再次证明了‘能量与力场规范方程’的正确性。”
高能所所长吴建宁为此接受了采访,他对于张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