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是新物理方向上的,也能塑造出引领全球基础物理研究方向的形象。
这种形象还是很有好处的,未来可能会吸引更多的人才来国内工作。
另外,成果发布以后,能够帮助确定新的物理研究方向,也会有更多的学者和机构参与其中,就会有更多的进展。
在科技方面,掌握完善的理论和高端技术,几乎可以说就立于不败之地。
源点论相关的研究始于张硕,他们自然掌握着完善的理论,而现在的发现未来也可能会转化为技术,那么他们就会掌握最高端的技术。
在成果发表方面,只要不公开所有的数据,其他机构想要复刻实验都是很困难的。
等他们成功复刻了实验,国内的研究也会变得更加深入,也就是会一直遥遥领先。
这才是最重要的。
在准备第二次实验的过程中,电磁学实验室的研究员们已经完成了实验数据的整理。
张硕把所有的数据汇总在一起,并完成了一篇实验报告论文,内容都是理论和实验的结合,也列出了一些简单的数据。
在提交科技处审核以后,论文就投稿到了《科学》杂志。
之所以选择《科学》杂志,是因为《科学》杂志的影响力大,国内很多大型实验、重大成果,一般都是发表在《科学》杂志上。
《科学》杂志发文还是很困难的,但相对于张硕来说却很简单。
哪怕是不考虑研究的重大意义,他个人的影响也值得《科学》杂志非常重视了。
事实,也是如此。
当接到张硕发来的论文稿件以后,《科学》杂志编辑部反应非常迅速,论文很快就出现了主编的电脑屏幕上。
然后,甚至跳过了其他评审的环节,就被确定发表了。
这是因为根本无法进行同行评审。
张硕团队所做的实验是具有创新性和前沿性的,而且是非常关键的理论验证研究,类似的成果也根本无法评判正确与否。
难道还能找同行们到实验室来看看?拿出详细的数据去证明?
那当然是不可能的。在论文成功发表以后,国际物理界瞬间为之沸腾起来。
“张硕的实验验证了基础力之间的关联,电磁力和引力?不是开玩笑吧?”
“发表在《科学》杂志上,应该不是玩笑……”
“怪不得我上次听说,中国的科技支持部门不认可迈克-约尔的《混乱场论》,那个研究和张硕的理论是冲突的,而张硕的理论竟然得到了实验证明!”
“也就是说,基础力之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