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分工作还是姚启明、薛柏坤负责,包括实验前设备的调试,包括一些数据控制、检测控制,等等,实验修改参数主要牵扯到控制和稳定性的问题。
这其实是一个问题。
只要控制容易,稳定性就能保证,反之,不容易控制自然就不能保证稳定性。
现在的时间比原来控制容易很多,因为原来是制造5t以上的超强磁场,需要超高功率的电能供给,也需要超导技术支持才能制造出如此高强度的磁场。
这种强磁场,稳定性是不能持续保证的。
现在则只是制造不到1t强度的磁场,实验组把超导材料换成了常规导体,稳定性也就得到了大大增强。
媒介材料,也就是锂元素的活跃度要求也有所降低,稳定控制自然更容易了。
实验前一天,一切都已经准备妥当。
当天张说让大家好好休息,到第二天6点的时候,实验室又开始忙碌起来。
所有参与实验的人员都在对设备进行最后的检测。
三位老师也来的很早。
七点钟的时候,他们就已经来到了实验室,再次参观了实验设备,并询问工作人员检测情况后,他们就去了数据室。
等到了8点的时候,张硕也去了数据室,他并不直接负责实验指挥工作,主要也因为实验还是被认为存在一定的风险。
张硕并不认可这一点,但他也知道留在实验室肯定会被劝走,也干脆直接去了数据室。数据室,距离实验室有两百米左右,距离相对还是比较远的。
数据室正对实验室的一侧,特别修建了一座高墙,里面则都是厚重的钢板,也是防止实验中有什么意外发生。
在数据室中,能清晰的看到实验室的监控,也能查看到实验的即时数据。
张硕和三位老师一起站在数据室中心的电子面板前。
面板上有好几个监控画面,下方则是一大堆的显示屏,上面都是各种曲线和数据信息,只是看看就感觉眼缭乱。
张硕对面板各部分做了个简单介绍,最后指着中心画面的一个地方,说道,“这里是环形管道,也就是反应发生的地方。”
“环形管道,就是反应磁场的中心,管道的中心和两侧,都会被包含在制造的引力场中。”
“看这里!”
张硕指着画面中管道的一侧,三位老师也都跟着看了过去,“这个原型是一个金属球,中心有一个支撑杆。”
“一旦制造出理论计算出的引力场,金属球就会上升。”
他说完解释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