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需求并不高,再听到同样的话以后,就感觉好像团队的研究被‘预判’了。
“这些人报道的可真准,国外的媒体就是不一样。”
“他们预判了我们的实验,预判了我们的研究发展方向。”
“了不起,真的是很了不起。”
好多人都哈哈大笑。
实验室的人员当然不只是谈笑,他们大部分精力还是放在工作中,因为实验有了很大的成果,接下来一段时间,实验室再包括项目团队,所有人都会变得非常忙碌。
打报告、整理资料、设备检测,详细记录……
一系列的工作都要认真完成,后续还要把个人的工作详细记录,也和报告一起提交上去。
工作记录非常重要,也会被当做档案封存。
这些都会成为宝贵的资料。
张硕团队的项目归属是科技处,实际上是上级直接领导的,包括科技处、军方、科技工业局,乃至更上层老师,对项目都非常的关心。
在实验结束三天以后,更高一级的老师来到了理论中心。
前来的高级老师参观了实验室,了解了一下实验情况,随后对项目全体人员进行了慰问,对他们的工作表示了赞扬。
在讲话中,老师还用了伟大来形容实验工作。
在做出了一系列肯定以后,老师许诺给每个人记上一功,并保证全力支持后续的研究。
等等。在高级老师离开以后,实验室的每个人都干劲十足。
他们继续努力,完成自己的工作。
……
与此同时,国际对于《源点论》的否定进行了一个高潮阶段。
最开始只是几个官员提出建议,他们的目的是限制国内在尖端物理领域的发展,意思就是‘既然走错方向,就朝着错误的方向走’。
后来科研机构、物理组织纷纷宣布不接受《源点论》,并决定中断了和高能所,以及国内大学、机构的合作。
这种中断主要主要是在理论物理以及高能物理方向上。
理论物理,针对的是基础力关系模型、源点论。
高能物理,针对的是混乱力场、粒子对状实验相关的研究。
现在影响力就更大了,有好多国际顶尖学府都宣布不接受《源点论》,一些学术杂志也不接收基础力关系研究的成果论文。
国内情况正好截然相反。
国内是不接受《混乱场论》、《高维暗物质理论》方向的研究,全力支持《源点论》、基础力关系的研究。
学术,真的出现了国界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