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瑞飞抿着嘴摇了摇头,“最近一年进展都不大,我们正寻求一种新的技术,尤其是在超过1亿摄氏度的情况下,如何对内部磁场进行调控,如何对内部等离子体通道进行调整,希望能以此,来尽量降低对材料耐受度的要求……”
他连续说了很多内容。
这些招数都是能够理解的,核聚变的研究最关键的就是材料和稳定性以及可控性。
核聚变控制技术,听起来非常的高大上,实际上,底层反应相关的技术问题早就解决了。
技术实现最大的限制,一个就是材料的耐受度问题,因为反应温度太高,几乎没有材料能够耐受这样的高温,他们就要通过使用超导材料和技术来减少热量传导,但这同样带来了技术上的挑战。
另一点就是稳定性和可控性,究其原因依旧是超高温高压,超高温高压本来就是不稳定的环境,任何微小的变化都可能导致反应的失控。
张硕听了很多技术的难点后也提出了自己的需求问题,“你们有没有对氘氚反应进行过强度测试?”
宋瑞飞、绍恩江听的有些不解。
张硕解释道,“直白说吧,我这次来主要是想得到一些核聚变内部反应的实验数据,希望以此来了解反应牵扯的基础力--强力。”
“核聚变数据……来了解强力?”宋瑞飞听的更加不解了,“虽然反应确实牵扯到强力,但是我们没有这方面的测定,因为强力……”
他的话没有说完,甚至都不知道该怎么说。
张硕却明白了。
强力和电磁力、引力不同,并没有一个衡量性的指标。
核聚变实验,测定的就是内部的温度、压力、各种粒子的浓度、反应情况等数据,而不会牵扯强力问题。
张硕继续说道,“我是想希望以此做和强力有关的理论研究。”
这一下宋瑞飞明白了。
他恍然大悟的说道,“基础力关系模型、源点论!”
“对。”
“你是要研究强力和电磁力的关系?”绍恩江也明白过来,“之前我看过电磁力引力的关联,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数学模型,你们的引力信号实验,是不是依靠这个模型做的研究?”
张硕肯定的点头。
这一方面已经没有什么可保密的了,在实验结果发布出来以后,只要是有深入了解的学者,都能够清楚他们的实验依据就是电磁力、引力的关联模型。
虽说如此,但得到了张硕的确定,绍恩江、宋瑞飞还是感觉非常惊讶。
绍恩江苦笑道,“说实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