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上,上级部门已经注意到了。
上级部门的领导当然知道是测试引力技术,他们召开了个小的视频会议进行讨论。
有人建议封锁消息,也就是在舆论上把那些视频都删掉,也不允许进行相关的讨论。
但大部分都不建议这么做,“删掉视频?封锁舆论?这不就是此地无银三百两吗?”
“不理会就行了,真去管控舆论,肯定会起到反作用,不是真的,也是真的了。”
“不理会,可以这样吗?”
“反正早就说好了。”
上级部门确实早就有预案,不管是军方的领导也好,还是其他部门的领导,他们都对于保密问题有过沟通。
不管是对于引力技术进行测试,还是后续制造引力飞行器,都必须要进行起飞测试。
只要进行测试,完全保密就是无稽之谈,因为庞大的飞行器起降必定会被人看到。
引力飞行器,可要比一般的战斗机大的多,主体的环状管道直径最低超过十五米。
这么庞大的东西升空,又怎么做到完全保密呢?
当然,最初还是能做到保密的,比如说,在荒无人烟的无人区进行研究,但后来就被否定了,因为相关的技术要求很高,需要很多尖端的设备、需要顶尖的科研人员。
一些小的零部件也需要很多高端制造的工厂参与,制造过程中有些部件还需要不断地修改,也包括大型的环状管道。
在无人区建造个基地进行研究,交通就会变得非常不方便,研究也会因为交通问题被耽搁。
即便这样做了,因为制造的是飞行器,测试的是引力技术,完全做到保密依旧是不可能的,也只是多保密一段时间而已。
最终选址只是山区里的一座工厂,周边10公里则被划定为军事禁区,而几十里外就一座小镇,还有好几个旅游景点。
所以引力技术测试就被游客或者小镇居民拍到了。
上级部门领导,最终还是决定不理会,最坏的结果也就是国际上知道了消息,了解他们掌握了一项能够支持制造飞行器的引力场技术。
这或许也有好的方面,比如说,展示出国内拥有的高端科技,再比如,对外的威慑。
等等。
相关的视频评论有很多,舆论上也很快有了热度。
各大网站都有很多人在讨论。
事情很快发酵到了国外,有一些人转载了视频,取的名字都是类似于“再次惊现神秘飞行器”。
还有的干脆说,“惊现ufo,疑似半损坏的飞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