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决心与社会为敌的凶犯便联手拉开了他们大规模血腥屠杀的序幕。据联邦调查局掌握的情报,两人重新聚首后的第一桩命案发生于1984年7月,伍其达在企图入室抢劫时杀害了职业赛马骑手唐·约勒梯,并打伤他的同伴理查德·卡拉萨。后来,理查德曾在法庭上就此案作证,警方也在蓝山路搜到了伍犯作案时使用的枪支。
莱钠德·勒克的家庭背景与伍其达大相径庭。1945年10月9日,莱钠德出生于旧金山,他的父母总是在无休止地争吵打斗,即使是新生命的降临也不能使勒克家的内部冲突哪怕是稍微地和缓一下。幼年的莱钠德被辗转送往各亲戚家里“暂住”,直至长到6岁,才总算在祖父母那里觅得一席长久的落脚之地。亲友们说,儿童时期的经历使莱钠德·勒克终生都无法摆脱那种遭人拒绝、被人嫌弃的屈辱、愤懑和不安全感,这种感受也反映在了他的日记中。
19岁时,莱钠德·勒克报名加入了海军陆战队。与其他寻求刺激和冒险的年轻人不同,莱钠德此举更是为了脱离家庭、改变现状。莱钠德在军中是雷达cao作员,尽管曾由于工作认真负责而多次立功受奖,但实际上他的精神状态极不稳定。第一次被派赴越战前线后不久,即因“有精神病初兆反应”而住进医院。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莱钠德再度被送往越南,几个月后,他因“原因不明的综合症”而提前退伍,并长期在加利福尼亚奥克兰的荣誉军人医院接受心理治疗,其间,他也曾试图在加利福尼亚州立大学圣荷西分校选修过几门课,但很快就放弃了。莱钠德于1981年与柯拉拉·勃拉兹结婚后租住在菲洛镇郊的“印地安溪牧场”。有朋友称,就是在那座橘子园里,莱钠德·勒克开始种植毒品,并为所谓即将到来的核战争储备军火等物资,这也是他后来被捕的原因之一。
198年6月,莱钠德·勒克躲进了地处荒野的蓝山路木屋。根据家人们的证词及其日记记载,莱钠德于次年即198年,先后秘密杀害了他的兄弟唐纳德·勒克和朋友乔斯·甘纳,以攫取维持逃亡生涯必需的钱财。
伍其达落网的消息给旧金山和卡拉沃若警方带来的激动与兴奋仅仅持续了三天。1985年7月9日,星期二,加拿大司法部长约翰·科斯比宣布,他将正式拒绝美国方面引渡伍其达的请求,因为加拿大已经废除死刑,根据1976年美加两国政府签署的引渡公约,加国政府将一如既往地不予引渡任何有可能被判处死刑的人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