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隆湖时,并没有真正意识到她自己在干什么。苏珊的母亲琳达就到处对人说她也有过类似的经历,当她异常苦闷、烦躁和失落的时候:
我感到我仍然置身于这个世界,却又仿佛在另一个虚无缥缈的空间。我不断地往下坠落,坠落,坠落,好像我就要消失,就要化为乌有。我什么也看不到,什么也听不到,什么也感觉不到。浓雾环绕在我的四周,把我与整个世界隔绝开来。我知道巴威利就躺在我的身旁,但他却又不存在。我处于一种完完全全的,实实在在的孤独之中。
“这是一个颠倒的世界,”我低声叫道,“所有的一切全都不对。”我知道我是在跟巴威利说话,奇怪的是,他并不在那里。他离我那么、那么遥远。
…………
我想抓住什么,不管什么,只要能使我不再坠入疯狂。我必须保持清醒,因为我明白我的孩子们不能没有我。我觉得只要我一撒手,我就会丧失理智。
琳达相信,1994年10月5日晚上,苏珊就是处于这种状态。
对于联盟镇的许多居民而言,苏珊似乎在她过去年的生命历程里衍生出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性格。她对某些人表现出其性格的这一面,对另一些人则展示出另外的一面。她时而温顺,听话,楚楚可怜,时而凶残,狡诈,处心积虑。难道就是她性格的这一面促使苏珊将两个年幼的孩子推进了深不见底的湖水,仅仅为了讨取情人的欢心?
琳达曾带领全家专程到地区检察官办公室叩见托马斯·波普,他们想摸一摸公诉方的底。托马斯·波普倒是非常配合,他不遮不掩地亮出底牌:“我以为,对苏珊·史密斯最合理的处置就是,打入死牢,锁上牢门,再扔掉钥匙。”因为,托马斯·波普解释道,根据南卡罗来纳州的法律,案犯如果在作案时杀害了一个人以上,或者被害者是11岁以下的儿童,该犯即应被处以极刑。就苏珊·史密斯犯下的罪行,判两次死刑都富余。她手里有两条人命呵!而且还是孩子,而且还是她的亲生儿子。俗话说“虎毒不食子”,一个连亲生孩子都不放过的人,她可能还有一点人性吗?
所以,当公诉方断然拒绝被告方所提出的以苏珊主动承认有罪,来换取0年有期徒刑,并永远不许上诉时,没有任何人觉得惊讶。
在苏珊一案正式开庭审理之前,法官威廉·霍尔主持召开了两天预审听证会,由公诉方和被告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