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宏伟。
陈渊放缓遁速,身形一折,往东北方飞去,来到赤莽山脉边缘。
他俯瞰着熟悉的山川河流,和那座熟悉的乐平县城。
神识感应之下,乐平县繁华依旧,街面上熙熙攘攘,打着旗号的商队往来不绝。
县城往北六十余里,就是陈家村。
陈渊来到陈家村上空,炊烟袅袅,鸡犬相闻,安静祥和。
他上一次回到陈家村,这里已经被烧成了一片白地,一片破败,只有一个老者居住。
一百多年过去,这里已经恢复了人气,再也见不到半点战乱留下的痕迹。
在陈家村北部,一个庄子围着高高的石墙,占地极为广阔,方圆数里大小。
一队队士卒在庄子内外巡逻,每一个都是身材健壮,身穿皮甲,手持刀枪,戒备森严。
庄子里面,建有宅院磨坊、仓库匠铺,中心处是一座四进大宅,匾额上写着“荡寇侯第”四个大字。
大宅之后,是一处宏伟的建筑,上书“陈氏宗祠”四字,大门紧闭。
陈渊神识扫过庄子内外,愣了一下,落在陈氏宗祠门前。
两扇漆黑木门紧闭,庄严肃穆,两边刻着金联,右为“勤学直书,应念先人之德”,左为“辅君佐霸,当弘乃祖之功”。
陈渊微微一笑,木门无声无息地敞开。
他迈步而入,经过天井,来到正堂。
堂中立有四根金柱,摆着长明灯烛,一个数层高的木台,供奉着密密麻麻的牌位。
最上面一层,供奉着两个栗木牌位,分别写着“陈氏高祖讳铁柱之神主”、“陈氏高祖妣陈母李氏之神主”。
第二层供奉着三个栗木牌位,右起分别是“陈氏曾祖讳大牛之神主”、“陈氏曾祖妣陈母刘氏之神主”、“陈氏曾祖讳二牛之神主”。
再往下,每一层的牌位越来越多。
陈渊的目光落在最上面的两个牌位上,神情有些复杂。
忽然,他轻叹一声,从供台最下层拿起一炷线香,无火自燃,插在香炉中。这时,一阵脚步声越来越近,伴随着一道满是疑惑的低语:“祠堂的门怎么开了?我明明已经关上了……”
一个二十出头的年轻人走入祠堂,他穿着粗布短衣,手中拿着一把扫帚。
他看到站在牌位前的陈渊,神情一变,握紧手中的扫帚:“什么人?”
陈渊并未理会,跪在地上,重重叩头,连续三次,方才起身。
陈渊占据了陈二牛的身体,重活一世,陈铁柱夫妇又养育了他三年,这份恩情,他永远记在心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