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现在之人就不能如上古一般,人人皆可修仙?”
陈渊宽慰道:“这方天地曾经遭逢大变,灵气衰落,身具灵根之人,也越来越少。”
“青兰姑娘没有灵根,这是天数,不容更改,你不必因此自责。”
李青山痛苦道:“弟子也知道这个道理,但阿姊年轻时的面容,却萦绕在弟子脑海中,常常幻想,若是阿姊能修仙,该有多好……”
陈渊沉吟片刻,缓缓道:“为师给你讲一个故事,当年为师只是一个乡村少年,十三岁时,入县城做学徒,跟随一个老先生,学习识文断字。”
“这位老先生生平唯一嗜好便是读书,博闻强识,学富五车,然而却终生科举不第,只能在街边摆摊,为人写信,勉强糊口。”
“他家中藏书百卷,对为师倾囊相授,教授为师数十卷道经,而为师则是奉养先生晚年。”
“只是老先生前半生饱经风霜,年老后缠绵病榻,而为师彼时只是侥幸将一身武道真气,转化为法力,无能为力。”
“纵使请遍名医,也只能拖延两年,先生最后还是死在病榻之上。”
“为师今日能有这番修为,先生的谆谆教诲,铸就了道基的第一层,至今依旧时常缅怀于他。”“你觉得,这位老先生一生的际遇如何?”
李青山低头思索了一会,说道:“可惜可叹,但也可喜可贺。”
“这位老先生前半生未能一展所长,潦倒穷困。”
“但后半生又遇到了师父,虽然经受病痛,但终究有人奉养,也算是安享晚年,得了善终。”
陈渊微微颔首:“当年为师也是如此想法,他这一生命途多舛,但终究是得了善终……”
“只是在先生死后,为师却发现,先生体内竟然身具土木双灵根。”
“而他留下的一枚家传玉佩,竟是一件信物,让为师得以拜入一家中兴宗门,踏上修仙之路。”
李青山怔了怔:“这……这如何可能?”
陈渊淡淡道:“世间之大,无奇不有,老先生的祖上,很可能是一个修仙家族,但不知为何,却没落了。”
“先生身具地灵根,却沦落凡尘,终生未能踏上修仙之路,埋没了大好天资。”
“若是先生获得了修仙功法,今日也许已经结成金丹,至少筑基无忧……”
李青山愣在了原地。
陈渊轻叹一声:“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生老病死,乃是天道。”
“然而大道五十,天衍四九,人遁其一。”
“我等踏上修仙之路,便是要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