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将士一路从门城口喊到皇宫的,把全城百姓吓一跳,以为是北疆大军进攻,后来一听是倭国。
又互相打听可有听过这个国家?没听过啊,应该是南边的小国,竟然从海上打到闽州!
对于死一百三十名百姓这事,长安来的人都很懵,啥时候死个一百多人就往陛下面前报了?
前些年不管是番人、胡人、北疆鞑子,在边关杀死千人以下,消息都不会传进关内!
这抢了三个村子,都能当急报了?边城的百姓却能理解:“我们陛下说过,咱们的百姓,就算是枉死一人,朝廷也会为其做主!”
“咱们大夏的子民,死在异国人手里一个,都是夏使!黑羽营大军得为死去的同伴讨回公道!倭国该死啊!”
毫无疑问,顾长萧是故意的,他就是为了让倭盗侵民之事的影响扩大,为建海军铺路。
他给闽州牧密信,只要有倭盗登岸,哪怕只杀我们一个百姓,都要第一时间以八百里加急上报朝廷!
顾长萧当朝大怒,小小倭国也敢犯我天朝!
朕一定要建海军,让倭知道大夏国威不容挑衅。
百官看着盛怒的年轻帝王,很识趣地闭嘴了。感觉这个时候若提出反对,就跟卖国贼无二。
但下朝后,官员们私下讨论之时,自然还是有很多人不服气。倭盗登陆,派陆军镇守即可,完全没必要劳民伤财建海军打到倭国去啊!
咱们的陛下是不是太好战了一些?先帝在时,四方小国都不稳,我们天朝上国以安抚为主,从不主动挑起战争……
这些消息话传到锦岁耳中时,她只觉可笑,这些迂腐文官,只会在嘴上念着天朝上国。
别人都打到你家后园了,你还安抚为主!安抚你个大头鬼!就该打服!
不过这样的反战风气目前朝堂上占一半人,若顾长萧坚持建海军打倭国,有一半人反对,事必造成滞后性。
不说上下团结一心,最起码有七成人支持才行。很快锦岁想到一个办法,皇帝施压是为一,这第二项让百官支持的,就是利益。
她放出一个消息,仅凭五个字,立即让那些反对百官闭嘴。那就是:
“倭国有银矿!”
“真的吗岁岁?倭国有银矿?”顾长萧看着锦岁给他的倭国地图又惊又喜。
锦岁指着地图上的一片山脉:“千真万确!别看倭国不大,但有金矿银矿,特别是银矿,藏银量极高。可以这么说,只要我们取得这座银矿,陛下能实现天下农无税这个宏愿!”
顾长萧的呼吸停了一拍,锦岁可没吹牛,前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