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上只是个空架子,何况要是没有家室的渔霸还好。若是有的话,补贴家用亦是一笔不小的支出。
像是高渔霸,他儿子在镇上的私塾读书,一年的销也不是个小数目。小鱼村一些比较富裕的渔民,都供不起子孙读书,只能无奈的子承父业,代代以打鱼为生。
大约两个时辰,众人终于抵达目的地。
青鱼镇,尚未进入其中,一股子呛鼻的鱼腥味,扑面袭来。咋说呢,小鱼村的鱼腥味跟人家一比,简直是小儿科。
贺胜面色有异,其余几人倒是面色如常。
巨鲸门人不必多说,常年待在小镇上,早习惯了。杨哥等人,不谈高渔霸偶尔带着他们过来玩耍、快活,每天送鱼、给鱼栏管事看看账本啥的,他们亦是早早习惯。
镇子么,只是古代常见的小镇,人口在三千左右,接近四千吧。主要是以渔、贸易、盐场三大产业为生。
别觉得打鱼,不配和后两者相比,无尽海里面捕捞出的渔获,不少人好这一口,肉质就是比其它地方的好、鲜美。
此外,青鱼镇内有个龙王庙,香火那叫一个旺盛。每逢节日,庙中香火三天不灭。隔老远看,以为哪里走水呢。
除三大产业外,一些渔获的加工、造船、修网、酒楼、赌坊、娼馆,一样生意兴隆。尤其是后三个:酒楼、赌坊、娼馆,可谓是夜夜笙歌,赌船如市。
其次,附近的一些镇民、村民,也会种植一些比较耐盐的作物,充当辅食。另外,还有一些头脑比较灵活的家伙,居然搞上了近海养殖。
因以上产业,别看青鱼镇人口不算多,可热闹是真热闹。大半夜都人声鼎沸,一副富裕且繁荣的景象。
“十五框青鱼~~~”
镇子口,便是鱼栏所在。同样,是距离渔港最近的位置。不少装有鲜鱼的水车,排队进行叫卖。一些比较常见的鱼类,一般是送到附近的三水城售卖。
三水城数千万的人口,消化区区一个小镇的渔获,简单轻松。比较珍贵的鱼类,先是三水城的大户人家挑选,挑剩下送到青鱼码头,装到活水船上再以最快速度,送到水路沿途的渔港。
至于活水船是啥玩意儿?就是给船舱底部开孔,嵌入铜丝网,利用水流循环保持鱼群存活,千万别小瞧,这东西能保证百分之七十的存活率。
价格?
直接涨三倍,有的是人买单。
“第一次来吧?青鱼镇周边共有三十多个村子,每天来此售卖渔获的不少。鱼栏有一位掌柜,三位管事。听说,掌柜的家里出了点事,要提前养亲。为此,三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