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进场砸场子!(33)
许青山的学术起航一帆风顺,还有着京大数院这样的学阀背景,有着陈大跃这样的大牛背书。
放眼全国,除了那些院士子弟、大牛子弟,很难有人的起步资源能够超越许青山了。
而且更重要的是。
按照陈大跃的说法,ptr是月刊,一年12期,再加上有陈大跃作为通讯作者背书,审稿通过、登刊的概率极大。
而ptr的正常审稿周期在12周左右,但如果有陈大跃的名头,这个时间可以缩短到一个半月之内。
甚至陈大跃已经打算亲手写一篇情感丰富的推荐信,说服ptr给许青山稍微插插队。
这并不是什么大事。
但陈大跃希望能够让许青山在进入京大之前,就彻彻底底地打上京大数院概率统计系的标签。
哪怕许青山最终并没有成给概率统计系的继承者,陈大跃也能自豪地说一句。
“青山啊,我带进门的!”
开两朵,各表一枝。
鹭岛开元区,林辰华带着许青山给的钱和方案,已经在开元区这里站稳了跟脚。
闽南中心在鹭岛,鹭岛中心在开元。
就连闻名远近,被誉为“最美大学”、戏称“网红大学”的鹭岛大学,也修建在开元区。
陈嘉庚先生当年在炮火纷飞的年代,回到鹭岛以一己之力修建了鹭岛大学。
说来,鹭岛大学和京城大学也颇有渊源。
从建校时期的元培先生担任鹭岛大学建校委员会的副主席开始,到后来陈景润先生从鹭岛大学毕业,前往京城当教研员,最后进入京城大学进行学术研究。
鹭岛大学和京城大学学系学派的关联很深。
真要论学阀关系,鹭大也算是京大学阀的一部分。
只不过。
鹭岛这座美丽的海岛城市太容易让人只注意到它的美,忽视了它的底蕴。
鹭岛大学顺着白城隧道和环岛干道就能到鹭岛大学最大的学生公寓宿舍区海韵园,这里少说住着上万名师生。
林辰华此时正在海韵园的街道上寻找着适合摆摊的地方。
他在海韵园这边租了个带仓库的二层民房,每个月租金得要1200,有些贵,但毕竟在开元区,而且地方也不小。
除此之外,林辰华还买了辆二手小面包车。
这辆小柳州面包,他只了2000,都不用细说成色了,就这摩托车都不一定能买得了的价格,能买到货车,就已经代表了一切。
林辰华穿得很是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