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清和京大的同学都得到资源和提高,把原本只能上震旦、沪交、人大、江大的学生提高到能上华清和京大,才是我们的目标。”
许青山此时侃侃而谈的做派,比段永明更像是高三段长。
段永明甚至还在他面前耐心倾听。
“那打算安排多少人好?腾出来的那个小教室,之前是器材室,空间不是很大,估计只能容纳个三四十个人。”
段永明挠头。
老段似乎自从段长之位被许青山霸占去写论文以后,主见都有所下滑了。
“够了,就定24人吧。”
许青山小手一勾,把叶新城也拉了进来。
这24人里,1班10个人,8班8个人,2班4个人,9班2个人。
许青山纯属开挂。
叶新城也算开挂,他的挂是许青山。
在这份名单里,黄浩、石朝、江浣溪、叶芊芊、郑少平、陈瑜他们的名字也赫然在列。
这24人,基本上就已经是龙江实验最稳定实力的24人了。
而且他们还有一个共同特点。
在张进才他们两个招生组来找许青山的时候,这帮人都去参加了华清和京大的自招。
只不过到现在,京大和华清那边的自招都还没有出结果,据说要等到3月才会公示。
“那我再去跟林校沟通一下,就确定这24人了吧?”
“嗯,如果上次华清和京大的加分有成功拿到的其他人,也可以酌情安排加入。”
许青山想了想,交代道。
他对于这个清北小班这么上心,是因为等到这个清北小班成立之后,他也会在这里进行一些题目、思路的讲解,来帮助这帮尖子生突破到更尖端的位置。
有时候,优秀和顶尖,可能就只差了一线。
而这一线,有时候可能就差被人点拨那么一句话。
在林校和段永明马不停蹄地折腾下。
这个每天别的学生在上培优补差走班式课程的时候,清北小班的学生就会被统一召集到艺术楼边角的那个小教室里。
如果是平时的复习课,自己有把握的,也可以和老师申请过后,自己到这个小教室里来自习。
当天傍晚。
最后一节课,这些学生就收到了班主任的通知,背着书包集中到了小教室里。
“我们这次组建清北小班,怎么没看到许青山?”
黄浩有些好奇地问身边的石朝。
许青山横空出世之前,他们两常年争第一,现在则是在争第二。
所以彼此之间也是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