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话。
“我以我的眼光来说,他这篇论文完全够了,水平很高,方向很好,起码也是在领域里领先的,你知道郑秋吧?他现在在江东大学那边,组建了一个人工智能研究所,要我说,就他们那个水平的团队,在机器学习方面已经也算得上是第一梯队了。”
夏壁灿把江东大学那边的情况给陈大跃透露了一下。
“但是就青山这篇论文,郑秋这个要冲杰青的带队,再加上那几个江东大学的博士生和一堆研究生,起码也得折腾个一年才能弄出来初稿。”
夏壁灿再怎么看起来不靠谱,有些好玩,那他也是堂堂京城大学的老师。
而且还是未来信科院的系主任接班人。
该有的眼界、格局、实力,那自然也是都有的。
陈大跃点了点头,心中了然。
对于自己这个小弟子的实力和天赋,又有了新的认知。
夏壁灿这么说,做不得假。
“就他现在这个论文的质量和深度,主要是启发性和连接网络的指导性够强,再加上有我通讯,不会被低估,mlj稳稳能上了。”
夏壁灿说出来,满满的信心。
只不过他的这个信心,更多是来自于对于许青山的认可。
这让陈大跃又欣慰又无语的。
合着你小子给我打的包票,还得是我弟子的实力基础带来的信心啊?
废物点心,要你何用?
两人这么吃着聊着,又探讨了一阵。
“老陈,你说我们要不要给那小子上上强度?”
夏壁灿吃得满嘴是油,心中一动。
“上强度?怎么上强度?”
陈大跃不以为意,以为是夏壁灿要让许青山去研究什么特殊的课题。
“现在青山我看着,慢慢走慢慢学,先把基础打好,不要好高骛远,不然到时候他在一个问题上困顿太久,很容易打击到自信心和积极性的,我不想他刚走入学术领域,就颓废下去。”
陈大跃对许青山确实是用心良苦。
颇有一种当作亲传关门弟子的意味了。
但实际上在学术领域也好,还是教学领域也好,陈大跃现在都只能算是正值壮年。
还远不到收关门弟子的程度。
只能说他对于天资卓越的许青山,确实寄予厚望。
“我没想让他去琢磨什么奇葩问题。”
夏壁灿其实是有点看不过陈大跃这种呵护型培养战略的。
就像。
陈大跃会在确定能上sci期刊的情况下,尽力争取给许青山稳稳护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