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鸿和张进才虽然无奈,但也都尊重老先生的发言,他们不会为了争抢人才的事情,去要求一位年渝古稀、为学生们奉献了一生的学术泰斗去做违心事。
孙家光也没有闲着。
他陪着姜柏驹又聊了一会。
两位老院士并没有出现手撕对方的现场,只是颇为友善地聊着。
姜柏驹是京大出身,孙家光则是华清出身。
年级上,孙家光要小了9岁,对于姜柏驹,他也是抱以尊重的态度。
毕竟。
华夏整个数学体系,不少人都是姜立夫的学子学孙。
姜柏驹作为承载着其父意志,并且个人学术与道德水平都达到很高认同度的优秀大师,自然广受尊重。
两人一言一语的闲聊。
也让许青山听明白了华清和京大这么些年的发展情况,一旁瑟瑟发抖不敢说话的叶新城也听明白了。
因为姜先生的一席话。
如今摆到许青山面前的选择其实已经不再是华清和京大这样具象的学校。
而是。
理与工。
是选择理论基础出发,还死选择偏重于应用实践。
选理,那就去京大,选工,那就去华清。
就这么简单。
在场的人在一段安静之后,都看向了沉思的许青山。
今天这么大的场面可都是为了这位少年诞生的。
良久后。
许青山睁开了眼睛。
“我选京大。”
许青山并没有故作玄虚,也没有卖弄关子。
简单直接地宣布了自己的答案。
听到了许青山的选择。
梅鸿蹦起来高喊一声“好!”,张进才松了口气,擦了擦自己额头上的汗,姜老先生则是一直欣慰地笑着,轻轻点头,看着许青山的眼神中有些赞许。
孙栋梁叹了口气,邱涌无奈地摇了摇头,他知道当姜先生出场的时候,这个结果差不多就明牌了。
倒是孙家光院士还好,他已经和许青山交换了联系方式,约许青山有空去他的实验中心帮帮忙,参观参观。
至于那些坐在餐桌上的学长学姐们,那几个华清学姐看着许青山的眼神有些幽怨和不舍。
这样的帅学弟,让给了京大那帮小贱人,真让人不爽。
“不过.”
许青山又开了口。
让在场的人又把心提了起来。
难道许青山还要变卦?
“姜先生。”
许青山还握着姜柏驹的手。
“如果我希望自己能够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